云台山茱萸峰云海照片之一

标签:
云台山茱萸峰玄帝宫绝美云海风光摄影图片焦作市修武县道教协会历史沿革高道名士渊源武当老人河南旅游纪实 |
分类: 立此存照 |
云海太美,摄影不行,总不能反映大自然至美于万一;所以说,最好还是到云台山茱萸峰玄帝宫来,也许能够看到自然美景,至于一时不方便来的朋友就勉强先看看老人拍得的云海照片了,集中先发竖片吧,因为竖片和横片一起竖片太抢眼。
借大家欣赏图片的机会,老人给各位介绍下云台山茱萸峰玄帝宫的历史渊源……
一句话总结:云台山茱萸峰玄帝宫源于汉魏,
建庵祠于隋唐,显圣迹于宋元,兴盛于明,衰于晚晴,毁于战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复修。
据地方志记载,玄帝宫为历代隐士修炼隐居之所。
上古时期宁封子在此著《龙跷经》,轩辕黄帝曾于此飞升,至今尚有升仙台遗址;
魏晋时期,孙登、王烈隐修于此,竹林七贤在此隐居二十余年。
隋唐之际,药王孙思邈在仙人洞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十余年。
后人感其恩德,在仙人洞刻碑塑像,并把仙人洞改称为药王洞。
五代时期,刘海蟾祖师曾在此悟道,宋金元年间,邱长春祖师在此收徒、传道,精研玄学。
明代此道观大兴。
明成祖因有真武大帝助其登基之说,大建天下玄帝庙,云台山玄帝宫名声大显。
黄河以北信士在朝拜武当之前先到玄帝宫辞行,从武当回来以后在于此回朝,
于是,民间便有“南顶武当,北顶云台”之说。

晚清至建国之间,由于战乱,道观衰落。

羽士少有往来,兵匪曾聚于此。

文革时期残存的殿堂、神像、石刻又遭劫难,庙产荡然无存。

公元1992年正一派道长马通兰联合各地信众、社会贤达,
奔走相告,化缘募集资金,发愿重修玄帝宫。

从1992到1997年修建房屋殿堂共计36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修复平整道路2公里,保护残碑若干。

2004年修武县政府及云台山风景管理局鼎力相助,
捐资千余万元再次重修扩建玄帝宫及其上院云台观、重阳阁。
进一步依靠各方力量整修扩建玄帝宫,始得如今辉煌景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