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天竺山故事与风光

标签:
杂谈天竺山道家智慧问道武当山宫观 |
分类: 经典备忘 |

陕西东南部,和武当山相邻,这里有绝佳生态。

这里属于秦岭的南麓,因此有点南方气候,造就了茂密的山林植被。

这里有很多很妙的旅游景点,天竺山是其中之一,集险峻与秀美于一身,很生态且很文化。

初次听到天竺山的名字,多数人以为是佛教圣地,实际上这里是著名的道教胜地。

海拔比武当山还高,整日云山雾罩,一派逍遥景象。

很多柱形山峰,因此,天竺山先前也叫作天柱山。

有些天柱顶面积很大,有些顶上有亭台楼阁,是很好的休闲之地。

有些峰顶很小,也很少人上的去,是绝佳的修炼之地。

更有那很多山峰,似乎无路可行,正是攀登的好地方。

没有这种精神或力量的人,也可以沿着修建的山道到达很多峰顶,同样欣赏到天竺山美景。

山峰间栈道相连,信步走来,很有毛泽东“走泥丸”的气派。

这里曾经是一代易学泰斗、宋代理学家邵雍隐居治学的地方;

也是李先念养伤的所在;

传说这里是观世音菩萨密存800铁甲兵的地方。

传说观世音菩萨救度世间,常施软硬两种手段,惩恶扬善。

当时天竺山还是佛家的道场,观世音菩萨在寺庙里隐藏了800铁甲兵,以应救度人们的需要。


时至,高道来到天竺山,
从为铁甲兵做饭的厨师嘴里得知铁甲兵每个的死穴,
从而杀死800铁甲兵,易佛寺成道观,观音菩萨转身成慈航道人。

据说当年天竺山全部道观都是用铁甲兵的铁甲作瓦而建,每个甲(瓦)片重70多斤,至今还有保存。

老人拍到了存放在道观里的一片,据说还有一片存放在山阳县博物馆,现今游客在道观和县城都能看到。

道士们常常以铁瓦警示自己:
积久成弊;
形式主义害死人;
事物都是从内部突破。

这就是现在天竺山只有道教而没有佛教的原因。

不过,在不远的未来,天竺山将佛道共存。

因为一个朋友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启示,
将出资在天竺山兴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800铁甲兵也将届时出现在天竺山的密林中。

未来,天竺山将成为佛道弘扬的胜地,同时,邵雍研究会也将在山成立。

佛、道、易,中国文化的三驾马车势必启动中国文化的新局面,
活教周利——朋友有说法:
活是快活地活着,周是完全而全面的利益,教是生活的教育。
天竺山将开启这样的历史!
天竺山将承载这样的历史!
天竺山将记载这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