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健康休闲幸福修炼养生命运学说哲学心理学知识分子智慧学武当 |
分类: 经典备忘 |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疾病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 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
本意指急性病。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一般说来,邪气盛,正气也足的时候,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的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故称为“疾”。
第二阶段的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导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可救药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在《韩非子·十过》中还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司马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司马子反喝醉了,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就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军,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症状。
病字在古文中的使动用法中经常出现,表示“使某某病”的意思,也就是使某某痛苦的意思。比如《水浒》中的人物有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其含义不是病了的尉迟恭和老虎,而是形容梁山好汉英勇,使尉迟恭,老虎都痛苦。名言“病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也是说患者的痛苦在于疾病种类太多,而医生的痛苦在于治疗思路、方法太少。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但是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illness或disease。具体说来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
似乎更合古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