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解决烦恼:解秘无为实践——生命优化方法

(2008-09-11 12:49:10)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

分类: 网友交流

题记:朋友们多向我倾诉烦恼,大多说情况下,仅需要我听听就可以了。但是,也有朋友思维缜密,直指本质,直取方法,老人也不得不说些自己的经验。下面是朋友提出问题,老人妄说,能不能给烦恼中人一点参考,看到的朋友最有发言权。

一、朋友提出问题:我想改变世界

  一等人引导潮流,二等人紧随潮流,三等人抱怨潮流。这话很精辟。

  其实,我真的有很多问题。我看到我身边很多人活的无奈,隐忍(目前最深切感受到的形容词),我不置可否,习气啊,习气!
  我试图想通过自己的观点来让对方有所“帮助”(自我在作祟),其实,根本没有用,但这些我都是明白的。可是,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或者曾经很亲的人,被别人利用,结果受到打击而痛苦。可是,谁不利用人,谁又不被人利用呢?跳出圈子,站在外面在看,其实都是小孩子的把戏,到头来,每个人都会得到报应。

  我的话是不是太混乱了?!
  老人:我明白的,我早期——刚明白点道理的时候——也这样。

 

二、朋友提出问题:无穷缘起之网,怎么打开?

  我感觉,很多关系都是环环相扣,相互牵制相互影响,有因必果的。我感觉力不从心的一点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就是找不到可以让一切转顺,转和,转平的关键点。似乎只有让自己无为(这里的无为当然是浅层意义的不作为),可是,你能漠视吗?你能无动于衷吗?只要你人存在,就会给你周围的关系人造成影响,造成压力,形成关系……你该怎么办呢?也是问我自己的,我该怎么办?
  老人:无穷缘起之网
     怎么打开?
     你说到点子上了
     一开始不是无为
     是有为
     但这个有为,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有为中发明无为。
     所有功法都这个理

 

三、朋友提出问题:有为、无为的形态

  今天去参加考试,来到学校门口,门口两边各站着六个中学生,我惊讶的发现其中一个瘦小的女生竟然对我深深鞠了一躬,问候“早上好!”,其他学生恭敬地指引我将车停到指定处。我顿时感觉来自校园的清新之风拂面而来。是沉静,是教养,是尊敬,是文明,而且来自于下一代,我非常受感动。因为看太多的贪、嗔、恶,看太多的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也听惯了冷言冷语、语带双关,也顺从在这样的潮流里,有时也会偶尔抱怨抱怨潮流,有时候根本都未曾察觉过。我希望下一代的世界会和我们不一样,教育啊,是多么重要。我欣赏该校老师的努力,也许有人看不起这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小水滴能汇聚成江河湖泊啊。感谢老师的有为,学生的有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为,这样的力量将是无穷大。

  上面就是我理解的有为。 无为的做法是不对的,只有自己要求自己,从自己开始做起,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老人:你说得对

  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为,这样的力量将是无穷大。但是,无为是有为之间的事情,比如,学生给你用礼,你还礼,是有为;马上你要进入考试是新的有为,那么,两个有为之间就是无为;你也许说这很简单,谁都是这样,其实不然,很多人遇到点问题,他不会马上出来,会带着前边的情绪进入下个有为,使得下个有为变易了。
  就像官场人都知道找领导办事的“机”就是领导高兴,领导高兴办事就顺利,如果不高兴,什么事情也不好办。这个“高兴”就是前一个有为带过来的,是没有无为的修养的原因。实际上,一“高兴”就忘乎所以,这里“高兴”也可以使人出问题。我这是勉强解释,你体会意思就好,不圆通。

 

四、朋友提出问题:此时此,彼时彼

  您的意思,我大致可以理解。但是,人的思维或者说状态是联系的,不可能此时此,彼时彼啊,在我看来,您所说的无为,时间概念上来看可以看成停滞,无为全凭修为了。

  老人:此时此,彼时彼;这样才符合活在当下,不能被过去扭曲,也不要被未来粉饰;确实,深度修养的结果,都是当下,没有时间感觉,心的链条断了,养生、智慧、幸福等才可以达成。
  心的链条断了!(你可以看:“如来说法真武显圣仙女献瑞年夜饭”第四、营养丰富小点心)

 

五、朋友提出问题:人类最自然的心理反应吗?

  就是放下一切,对过去,对未来。可是,对过去的回忆,或者是回顾,难道不是人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吗?也许过去的事情是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影响和情绪,执念。但是,那不是人类最自然的心理反应吗?怎么可能断掉,像动物一样生存呢?(这里,我不是指您是动物)
  老人:你没有到这样的境界,完全是妄猜。过去的回忆,或者是回顾,和情绪,执念没有根本联系。

 

六、朋友提出问题:修养的落实处

  我会有因过去的事情导致影响当下的情绪这样的情况。
  老人:一般人,会因为这个影响很小而原谅自己,可是,正是这个小小的作用,就使得我们的命运彻底改变。
     这个小小的作用,若真的要祛除,却需要下大功夫。(要详细理解可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及联接的文章)

 

七、朋友提出问题:修养的下手处

  可是人的行动是习气所为,不知觉中的。怎么可能改变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性,和传承的思维方式呢?而且你的环境也是这样的。
  老人:改变习惯并不容易,习惯包含惯性,会推着我们继续去做熟悉的事情。
     ……

     先要理论贯通(复真观),接着要实际修炼(上下十八盘),而且最要不得的是急噪(纯阳宫),最关紧的是要(特别是前期)老师时时指教(要想会跟师傅睡:学佛修道之路!),这是我的经验。这个熏习需要时间,特别是开始,要有老师的气氛、场笼罩。
     也靠自己的毅力,当然,毅力来源于对道理的贯通。

  朋友:要摆脱习惯性的思想束缚,那要首先明白怎样去思维。
     惯性思维一方面来自于教化,一方面来自于多年的行为方式的养成。而从新找到新的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复制,也要经过很多的事例总结出来的啊,就是要炼心。

  老人:怎样解决烦恼:解秘无为实践——生命优化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