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职场团队精神知识分子解脱烦恼幸福修炼武当山生活健康休闲武当文化 |
分类: 杂谈妄论 |
我们在“泡妞、爱情、团队、学道的比类”文章中提到团队,团队合作怎么样重要不需要谈,相信地球人都知道,如果老人一定要说,一定是侮辱大家,低看了朋友们,是这个道理吧?
“婚姻不好找情人——和滋心谈婚论嫁”这篇文章和滋心开了个玩笑,因为老人最近比较忙,没有伪装地更仔细,当然也是水平有限。事前给朋友看过,没有瞒过去,说一定把滋心气得“口眼歪斜、哭笑不得”。但是,对滋心的佛道造诣老人有信心,朋友看得出,滋心也一定看得出——老人乱说一统实际上是在让人看到滋心文章和成立滋心的文章宗旨,文后滋心留言“老人水平没人敢恭唯了”为证,滋心笑老人伪装得不好。滋心在“回老人的文章”后有说:“滋心坐在老人抬的轿子里,悠哉游哉……”更加说明了滋心是个明白人啊,和明白人“谈婚论嫁”不是很好吗?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团队合作之道,团队合作的根本之道只有一个字——信——相互信任!
一个优秀的团队,相互之间,一定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
一、而在这个“长时间”里,透过每个人的各种表象,体会到每个人骨子里的东西,而对这个“骨子里的东西”有认识,有充分地认可。
二、在这个基础上,再给时间,相互体会到这种“骨子里的东西”在不同时空里,各人如何发挥、表现出各种不同现象,甚至是非常规的现象。
三、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多次的反复,相互之间了然于胸,团队成员都充分把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你说什么(表象)都知道你要干什么(宗旨)。
这是团队的训练过程,经过这样训练的团队,当然能够克服一切应该克服的障碍,实现团队的局部或长远目的。
不仅仅如此,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了解和信任,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也能达成目的。比如:
一个团队的两个成员,分属两个不同群体,例如,团队成员A属于A群体,团队成员B属于B群体。特殊的情况,要求相互之间不能直接沟通,甚至是做事、讲话都要站在各自群体的立场,维护各自群体的利益。
这样的情况,受到训练的团队成员,也一定能达成默契,相互配合,实现目的。原因:
一、没有直接沟通,一定是特殊情况制约,关于这一点相互都能认识到,一定要对对方有信心。
二、A按A群体的行为习惯行事,B按B群体的行为习惯行事,都非常自然,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是,一定相信,相互之间都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这样的默契是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三、在这样的信任基础上,A按A群体的行为习惯行事、站在A群体的立场、维护着A群体的利益,实际上就能传达信息给B,协助B达成目的;相反,B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传达信息给A,协助A达成目的。
这样的团队无往而不胜,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在下面三种情况下:
一、团队成员在竞争对手组织里潜伏,你当过大型组织的“一把手”就知道了,象间谍战吧?
二、团队成员在同一体系中的不同层面中工作,目的在于保证更大、更长远的团队目的达成。
三、团队成员在不同组织里,为着实现这些组织不同方面的合作,达成嫁接在这些不同组织之上的团队目的。
老人这么说,一些人看来,一定会说这是在用计谋,不符合佛道的“善”心,但是,请不要忘了,“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两者是统一的,没有慈悲为根本的手段当然不行,但是,一味的“善”心不会有什么成就,只能是祸害众生。就象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人手里是不一样的,请检验你的动机。
老人注意到看文章的朋友们越来越少了,剩下来的都是些坚定分子,相信大家都是真正愿意提升自己、成长自己的智慧,都是明白人。老人将议论些深度禅定的问题给朋友们参考,这其中就包括一些“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佛学道的朋友也不能不知道。
鉴于此,没有看过我们早期文章的朋友,建议从头看起,一路走来,也许不太容易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