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体人的最终目的是“死”!

(2007-05-19 23:05:18)
标签:

谈天说地

生命寓言

心理命理

文化休闲

情感生活

感悟随笔

哲学

超越

解脱

烦恼

分类: 感悟命运
  最近没有时间给大家写文章,今天有一点时间,把从网络上摘录的几个文字片段与朋友分享。
  老人不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其中的观点,如果这些文字作为“素材”能够提供大家“感悟”,我想,一定是作者的目的。
 

个体人的最终目的是“死”!

   一、人生的终极目的
  去探究人生的终极目的,其实正是在寻求人生的意义吧。
  叔本华这位悲观的哲学家认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繁衍后代”,换句话说,人的一生没有任何意义,人不过是为了种族的延续而存在的生殖工具而已。这样的观点使乐观的人变得悲观,使悲观的人变得绝望,没有人愿意接受,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仔细的审视它。
  寻求人生的意义,便应纵观人的一生。人在死后都能留下些什么东西呢?肉体消失了,精神消失了,再没有什么记忆,自身所拥有的所有内在的东西都没有了吗?不,至少有一样存活了下来,是你给予你的后代的基因,你的后代没有继承你的记忆、精神,但是拥有与你相似的感受外物的“方法”,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那么同一族的成员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人也归于生物,若从人身上难以看清终极目的,可以从最简单的生物研究,例如病毒,它们在侵入寄生体内时,便把整个外壳(躯体)抛弃在体外,只是自己的遗传物质侵入,并在寄生体内复制,而以前的那个躯体就完全成了垃圾。
  曾有科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基因是最自私的。人,不过是基因暂居的躯体,人千方百计的保护寄居在体内的基因,等到人开始衰老时,基因已经得到了新的健康的外壳,而那个“旧的”躯体(人),便像被抛弃的废物一样衰老致死。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最终目的是“死”,因为“死”使人能感受到的最后一件事,在我们经历它后,便再没有我们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肉体和精神都是暂时的,而基因却是永恒的。我们所谓的终极目的不过都是在为基因服务罢了,既然如此,终极目的便只对基因有意义,对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没有作用,我们又何必去探究呢,况且我们也无法改变,作为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我们只需关注自己范围内的目的就好,这样便不会感到痛苦和浪费时间了。
  不过,追求伟大的人,是不会因为追求超越自身之物而感到浪费生命,因此,“凡人”与“伟人”都是应该感到自豪的。
 

个体人的最终目的是“死”!

  二、我是谁?
  难道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吗?有人可能会提出这个问题,世人很少了解自己,事实表明了解自己是很困难的事。
  箢云在《超越感悟》中写道:“认识自己,扮演自己,即是天堂;不认识自己,想扮演别人,即是地狱。无知会让你痛苦地走一辈子冤枉路;自知是人生的第一步。”
  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神庙前竖立着一个石碑,碑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据说是象征着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谕”。

  知人易,自知难。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徒有其智。

    人,只有当他了解自己时,才能教育自己。

 

个体人的最终目的是“死”!

  三、自我是一种习气

  自我仅是一种意识的习气。

  自无始以来,我们带有强烈的习气,认为相续之心即是自我,并对其强烈地执着而活着。

  自我绝不存在,但相续之心存在。

 

个体人的最终目的是“死”!

  老人记得《金刚经》记载: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