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2009-05-13 17:53:23)
标签:

电影

袁文康

拉贝日记

南京大屠杀

记忆

收获

文化

    《拉贝日记》上映有一段时间了,不少人拿它跟《南京!南京!》比较,我也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觉得说它的第三方视角具有国际化,有觉得说影片中对于人物的刻画还欠缺些个性的力度。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存在,才使得南京的历史借由电影的力量再次撞上了公众的记忆,促使我们积极地去审视,去行动。于我而言,这也是参与该片最大的收获。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这一场戏拍起来并不轻松。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灰头土脸的我曾一度被误认为群众演员。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顾”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挣扎。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再现历史的拍摄现场。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我和“拉贝先生”的对手戏。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必须关注到哪怕最细微的面部情态。

《拉贝日记》——中国士兵“顾”的生死瞬间

生死存亡一瞬间,“顾”的心情是复杂的。

 

现在观众看到电影中的唯一的这场——拉贝解救中国士兵“顾”的戏是我在《拉贝日记》拍摄的第一场戏。记得当初拍摄时,看到那场没有一句台词的戏,自己心里也很发怵,不知道能否演好,因而之前花了不少心思去揣摩——大到人物状态的把握,小到诸如举手姿势、眼神处理这些细微之处的拿捏。等到最后实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整个的身心都融入了“顾”这个角色之中,真的能够体察到他当时的不安、怯懦与挣扎……“无言戏”就这么顺利完成,自己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很多记者问到我戏份被删剪的问题,要说不难过是假的,毕竟付出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比起个人的得失,我更看重这部戏整体的气质,希望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件最完美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观众从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也算是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演员,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为南京大屠杀的正名所能尽的绵薄之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