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ELLE
ELLE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99,935
  • 关注人气:93,5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好“后情人节”才是最浪漫的事

(2011-02-15 19:58:25)
标签:

中国

情人节

浮生六记

舶来品

嘎三胡

情感

分类: 情感

情人节作为舶来品,为何在中国人当中如此受追捧?甚至有的情侣爱人因为自己没得到一个满意的情人节,就认定对方对自己不上心,理由是: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为我筹备一个完美的情人节!

http://www.ellechina.com/var/ellecn/storage/images/love/tips/dhk-20110216/11112595-1-chi-CN/_1_final_type_a_450_300.jpg

袁珉(女)

   28岁

   会计

   虽然恋爱谈了四年,结婚也已经四年了,还是把过情人节当作一件花心思的事。我这个人吧,有时候就是比较讲究形式,这个节那个节的都不愿意拉下;而老公呢,又是那种把什么都不当一回事的人,一点也不讲究形式的人。

   他不浪漫,唯一一次送花还是我们刚开始谈朋友的那个情人节,大概人家都说该送花,他也就勉为其难地随了大流。当时他什么话也不说,一把花递过来,像递一把拎了好久的青菜。从那以后,他就没再给我送过花,连青菜也没送过,现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在忙,我是学金融的,财权在握,他是甩手掌柜,负责干好他的工作,每月往家里交钱就是。

   所以我动足脑筋安排的情人节活动,他基本乐于参加,但不会上演什么激情戏码,最多说:“嗯,这家餐厅装潢得有那么点小意思么,领导是不是平时也能安排我们来吃吃?”或者“这么贵的大礼啊,下回能把预算匀到每个月给我的零花里吗?”

   想想也是,为了过情人节而过情人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十分不划算:大批商家手捧鲜花背后拿刀等着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更加不划算:好像浪漫是攒着用来过节的,与平时无关。这样一来,无论感情还是金钱都变成了炮仗,放个响就没了。

http://www.ellechina.com/var/ellecn/storage/images/love/tips/dhk-20110216/dhk-20110216/11112669-1-chi-CN/_1_final_type_b_300_400.jpg

骏宁(男)

   36岁

   人力资源

   情人节这个事,是西方人的传统,年轻的时候还跟风过得挺起劲,现在两个人最多说一句:喔,今天是情人节哎。我们现在早已经过了“形式大于一切”的年纪,明白情人节过得再热闹,也抵不过细水长流的幸福。

   和我们公司的老外聊天时,他们经常会说中国人太现实不浪漫,我却认为这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写《浮生六记》的沈三白,娶到贤惠之妻芸娘后,刻了两枚印章“愿生生世世为夫妻”作为平日两人书信往来的印鉴。而老外喜欢一个人,一激动,两个人就约着去文身店花钱把名字刻身上,后来不好了,还得花钱遭罪再洗掉。

   过情人节也是。夫妻两个人平时就处得挺不错,也蛮有情趣,过不过情人节其实无所谓,不用特地用这一天来强调什么。就好比老外他们即使是夫妻也要 “谢谢”、“谢谢”不离口,中国不熟悉的人之间才要拼命说,要是两个人真的熟悉了,是一家人了,说不说都无所谓,非说不可、不说就不开心,才显得大家生分了。

http://www.ellechina.com/var/ellecn/storage/images/love/tips/dhk-20110216/dhk-201102162/11112694-1-chi-CN/_1_final_type_a_450_300.jpg

蛐蛐嘎三胡:

    情人节作为舶来品,为何在中国人当中如此受追捧?甚至有的情侣爱人因为自己没得到一个满意的情人节,就认定对方对自己不上心,理由是: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为我筹备一个完美的情人节!

     这个现象完全论证了心理学里的“饥饿销售法”:因为平时不容易得到某样东西,就会对这样东西特别在乎,不惜一切代价想得到。如此说来,要是大家平常日子里都能轻而易举地制造点小惊喜,享受些小浪漫,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就不会如此一窝蜂了。中国人虽不擅长赤裸裸地传情,闷骚却是一只鼎——心里有爱就及时说出来呗,让对方感受到,省得每年到了情人节跟你急!

延伸阅读:

阿Sa:陈伟霆教我放下包袱

三毛:所有的感情都随荷西而去

不要让男人把你当衣服一样试来试去

他想追到你会有多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