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释放舞台之上 胡歌的3个秀场

标签:
elle大片胡歌神话 |
分类: 明星 |
但小时候那个不爱说话的我还在我的身体里,未必是最核心的,但始终存在。即便和朋友在一起或是只有我一个人,我都能感觉到多层次的自己。
深蓝色线帽、蓝色卫衣、蓝色波板鞋、随意地搭条牛仔裤,胡歌带着一身深沉的水色出现。摘下墨镜,他与生俱来的、酷似漫画人物的气质像装在瓶中才被开封,一个清朗俊逸的少年立刻跳到众人面前。当年那场出入鬼门关的车祸痕迹几乎已被抹平,82年出生的胡歌俨然还能瞒天过海地跑到高中生队伍里,收获篮球场边冲他而来的女生尖叫声。
他看起来很乖,编辑们商议着为他从一堆衣物里挑出好看的搭配,招呼他“先试试这件吧”,他一口一个“哦”。等衣服套上了身,他也像经过一轮热身,活络起来。
现实的舞台Show:动作喜剧
把舞台交给胡歌就有戏看了。在剧场的舞台中央,摄影师要求他握着话筒架连续360度转圈和跃起,“脸还要看镜头”,他便不厌其烦地转啊蹦,自己翻新动作的花样。夸他和摄影师合作默契,Pose有型,胡歌摇手否认:“那是玩!其实我真的不太会摆Pose,像模特那样正儿八经地我不行,要让我动起来!进入这个场地的时候我放心了,知道自己能放得开,因为舞台是我熟悉和眷恋的地方。”
他真的能放开,因为投入,先是甩脚时踢飞一只鞋;另一次,想用来开嗓的“波斯猫”才唱出“波斯”两个字,他又险些把话筒架甩飞—舞台上不断上演着胡歌的“动作喜剧”。
现在在台上能落落大方,遭遇甩飞鞋子的尴尬也就“哈哈”一笑而过;胡歌小时候却是个内向过头的小男孩,不然也不会被父母硬拉去小荧星艺术团的考场报名,他一进门就哗拉拉地掉起眼泪来,躲闪着只想逃回家。“就因为我太内向,太害羞,爸妈逼我去锻炼。”那一年,只会哭鼻子的胡歌竟然成为3万个考生中被录取的60名幸运儿之一,虎头虎脑的模样太招人了,自然有考官破格偏袒他。
“慢慢的我真的被改造了,敢于和大家自在地交流,敢于站在舞台上释放自己。但小时候那个不爱说话的我还在我的身体里,未必是最核心的,但始终存在。即便和朋友在一起或是只有我一个人,我都能感觉到多层次的自己。”回过头去看,胡歌喜欢自己的改变,也与至今保留的那一点“惯性”和平共处。
虚拟的网络Show:加倍真诚
对于“胡椒”—胡歌的粉丝们而言,他们乐于在另一个剧场里抢“沙发”和“板凳”,全神贯注地等着他们的偶像在博客/微博中,更赤诚坦荡地show出自己。
胡歌很爱舞文弄墨,兴致好时在博客上写得洋洋洒洒,风格路数不一: 有自行设计分角色的对话体,有图文并茂的叙事文,也有很多细碎的句子甚至不那么正儿八经的“诗”—不难看出,他没有借用这个平台刻意作秀。“我没有拿博客做宣传,现在写的东西,一半是兴趣创作。我以前学文科的呀,高考加政治,有时候酸劲上来就玩一点。”他得意且自嘲地说到“酸劲”二字,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线。难怪他的粉丝送他的礼物从来都不是幼稚的公仔玩具,听说都是书。
胡歌考过导演系,那也是他理想的一部分。或许终有一日,整个舞台可以在他的手里,想Show什么都由他一手执掌。这个在学生时代憧憬过把《许三观卖血记》拍成电影的男孩如今很理智:“我最初想过做广告导演。那时自己接拍了不少广告,发现导演是份可以把奇思妙想都使出来的工作,就特别感兴趣。后来接触得深入了,我才知道做导演的门槛不高,但要做个好导演,那就路漫漫了。”他的眼神中有思虑,也闪烁着暗暗的期望,让旁人愿意期待属于“胡导”的将来——即便他实在是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者:“就算有一天我真的开始导演片子了,在没有被自己认可的作品拿出手以前,我也是不肯承认,不会公之于众的。”
演员胡歌确实低调,一直以来,很少看到与他沾边的粉红色新闻,也没有哗众取宠的先例;即使将来成为胡导,相信他也是低调的。“低调的就是最高调的。”—胡歌突然蹦出了这句话,从正在翻看的2月刊《ELLE》里“现学现卖”,眨眨眼睛,为自己的各种Show做出了完美总结。
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来源:《ELLE世界时装之苑》2010年3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摄影:刘俊 采访/撰文:吴佳燕
形象:REKKO ZUO 时装助理:刘峥
灰色西装、灰色西装背心 (均为Diesel) 灰色T-shirt、铆钉牛仔裤 (均为D&G)
高帮靴、黑色礼帽 (均为ZZe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