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家蛮”,冉氏土司的兴起》(作者不详)
(2017-03-27 10:17:22)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史海拾贝》 |
“冉家蛮”,冉氏土司的兴起
冉氏是黔东北世居的土家族土司大姓之一。明清时间,将这一带的冉氏居民称为“冉家蛮”,清代人陈浩的《百苗图》中有《冉家蛮》一图,上有三人,两大一小,在乌江边以渔为生,另该图还斌诗一首:
沿河司下有冉家,性与蛮人两不差;
长据深山善守猎,美食从来尚鱼吓。
沿河司,土司名,即沿河祐溪长官司,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清亡,1914年改为沿河县。沿河司副土司即姓冉,与酉阳宣抚司同宗,从明洪熙元年(1425年)开始世袭,直至清亡废,共传18世。
冉氏的历史与田氏相当,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与田氏、向氏并列为“五溪三大姓”。《周书》记载:“蛮者,槃瓠之后,族类蕃衍,散处江、淮之间,汝、豫之郡。凭险作梗,世为寇乱。逮魏人失驭,其暴滋甚。有冉氏、向氏、田氏者,陬落尤盛,余则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树,僭称王侯,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与田氏不同的是,田氏乃“盘瓠蛮”之后裔,而冉氏是“廪君蛮”的后裔。冉氏为思州四族(严罗冉唐)之首,但在唐、五代、北宋时期均在田氏的领导之下,冉氏只能不思州田氏手下的一个“副”职。
传说中田氏、冉氏、杨氏三姓的始祖田宗显、冉仁才、杨再思是有名的“三附马”,人们把他们说成是三姨夫,又叫“三宣慰”,各自掌管一方。皇帝叫他们去攻打金头和尚,说只要打败金头和尚,并将三个女儿嫁给他们。田氏始祖田宗显(盘瓠之化身),为了战胜武功界世的金头和尚,他变成一只五色金后狗来到金头和尚的身边,取得金头和尚的信任,最后杀死金头和尚,皇上根据自己的承诺将女儿嫁给了他。另两个女儿嫁给了冉仁才和杨再思。
传说是传说,其实田宗显、冉仁才、杨再思是不是同一时期的人都还有待考证,不过他们的后人还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附马爷”,在历史文献中,人们也乐意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附马”。唐朝时期,思州境内的“酉阳蛮”叛,“附马”冉仁才征之有功,遂守其地,冉仁才之后,他的子孙一直在思州田氏的手下,成为思州境内的一个地方长官。
南宋初年,冉仁才的子孙到了冉守忠一代,他的势力日夜强大,最终摆脱了田氏的束缚。冉守宗,原名万要,番部长田祐恭于大观元年(1107)归顺宋朝,冉万要为田祐恭之副将。宋建炎三年(1129年)酉阳王辟乱收费,劫掠思务涪渝,“酉阳蛮”起而响应,声势震动。田祐恭派冉万要前去讨平,俘降数万人,冉万要从此名声大震,万要凯奏高宗,高宗大喜,赐万要名守忠,授予御前兵马使,领酉阳寨知寨。
据续修《酉阳州志稿》
冉氏为酉阳土司,凡六百余年,其先有冉守忠者,宋建炎三年(1129),叛贼金头和尚流动思南及涪渝等州县,守忠率酉阳诸寨獠夷助剿有功,授御前兵马使,仍命镇守诸寨獠夷,使宜行事,于是改寨为州,世有其地。
《冉氏家谱》载:
公讳守忠,名万要……宋宣和年问仕为郎官,虚怀好客,豪士归聚者几十余族。高宗建炎三年王辟乱,劫掠思务涪渝,下破归州,酉阳蛮起而相应,声势震动。田佑恭者,思南人,为蕃部长,徽宗大观元年(1107)纳土为王民者也,朝命调其兵讨之,而以公副之。时贼甚猖獗,田祐恭军无纪律,部将苏选等淫掠不用命,故历建炎四年,绍兴元年(1131)战未能克。公严申约束,军乃画一,复画奇策,始歼獗魁,寻分兵绚酉阳,俘降诸苗夷以数万计。其年奏凯闻,上喜甚,田佑恭进秩有差,而以公忠勇,赐名守忠,授客门宣赞舍人,知制御前兵马使,领酉阳寨知寨,使宜行事、世袭罔替。
冉守宗后,酉阳从思州分离出来,成为酉阳州,冉守忠及其子孙世袭土知州职。至元时,第9世冉载朝晋为宣慰使,明朝初年又改为宣抚司,至23世冉跃龙又升为宣慰司,雍正十三年,酉阳宣慰司废。
冉氏成为沿河司副长官始于明朝。元朝末年,冉嘉珍授黔南道万户职,冉嘉珍之子冉仁俭授思南宣慰司留守副长官司职,仁俭之子文艺于洪熙元年改授沿河副长官司职(正长官为张氏),传18世直至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