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2011-09-04 23:36:10)
标签:

二十四画品

二十四诗品

赵伯驹

理学

心学

南北宗

历代画论

分类: 中国传统绘画


 

 

 赵伯驹(1119?1185),字千里,南宋时期山水大家。宋太祖七世玄孙。在建炎时期,曾任浙东兵马钤辖。擅长山水、人物,兼工花木、禽兽、舟车等题材,在画风上受唐李思训父子影响,但有所突破,所画山水细致精密,笔法工致秀雅。着色清新,富有动感,与唐代山水的浓郁之风颇有不同,人称金碧山水。在人物画上,赵伯驹承袭周文矩、李公麟画法,线条绵延细密,人物形态古雅,状貌细微,精神清润逼真。

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绢本,青绿设色,纵56.6厘米,横323.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http://s11/middle/4be8f332nac1f64eacdba&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http://s5/middle/4be8f332nac1f6770ac04&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http://s16/middle/4be8f332nac1f6a50423f&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http://s10/middle/4be8f332n779cbe2a2bd9&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http://s2/middle/4be8f332nac1f61d165b1&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http://s10/middle/4be8f332nac1f739ba909&690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TITLE="南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手卷" />

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是故古人知其微危,必获于一。一有不明,则万物障。一无不明,则万物齐。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山川天地之形势也。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高明者,天之权也;博厚者,地之衡也。风云者,天之束缚山川也;水石者,地之激跃山川也。非天地之权衡,不能变化山川之不测。虽风云之束缚,不能等九区之山川于同模;虽水石之激跃,不能别山川之形势于笔端。且山水之大,广土千里,结云万里,罗峰列嶂。以一管窥之,即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即可参天地之化育也。测山川之形势,度地土之广远,审峰嶂之疏密,识云烟之蒙昧。正踞千里,邪睨万重,统归于天之权地之衡也。天有是权,能变山川之精灵;地有是衡,能运山川之气脉。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此予五十年前,未脱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 《苦瓜和尚画语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