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外2014级永远的年级第一母卓尔之经验交流

(2014-08-20 09:38:58)
标签:

教育

分类: 三千桃李竞方遒

http://s8/mw690/001obCFpgy6LmnHDCCP97&690

 

                                      

母卓尔,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4级1班学生,成都外国语学校长期的年级第一,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测试,表现突出,清华大学打破最高加60分的惯例,给出上一本线即可录取、上调档线即可加30分任选专业的加分认可。全省前十,总分67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建筑系。

2014年8月,带上满意的成绩,母卓尔同学来到心田花开学校看望了跟随学习了很多年的王良洪(王老吉)王老师,与老师一起分享这份令人振奋,却又情理之中的喜悦。并与心田花开学校2014级高一的同学们进行了经验交流。

谈到学习,她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三点:

一、保证学习效率:

在名校的同学会发现,初中之后,学校内成绩最好的同学不一定是最刻苦的,最勤奋的同学成绩也未必最好,这里最关键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什么样的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心里要有一定的安排,比如:住宿学生的晚自习时间比较长,如何安排这样较长的时间,学科之间该如何转换,如适合记忆的早上的时间要怎样安排,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划。最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其次,学习和玩耍要分开。学习的时候就要认认真真地学,完完全全投入学习中,心无杂念,这样才能一心一意。一边玩一边学会严重地降低学习效率。玩儿的时候就可以认认真真地玩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状态好,效率高。

最后要注意学习方法随自己的学习进程的进行调整。不同时间,不同学科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自己哪一科不较弱,需要注意哪些,该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这些自己心里都应该的有一定的规划。借鉴同学较好的的学习方法,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最终一定要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要学会自主学习。

高中过后,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不会过于严格,越到后面阶段同学们的自习课会越多,尤其是高三下学期,所以,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时间的、使用什么样的教辅资料、哪些时间要学习哪些学科学科、之间该怎样协调等等都需要同学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建议同学们准备一个专门安排学习实践的本子,既能提醒自己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学习,也规范自己的学习时间。

三、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高中过后,随着高中各种考试的增多,尤其是高三,很多同学的情绪多多少少会被考试成绩影响。情绪上较大的起伏必然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同学能在众多的考试中及时、合理地调整心态,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等,多吸取考试经验,及时调整状态,以达到心态上的平衡,以适合学习的心态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此外,母卓尔同学还分享了她对于听老师上课的看法、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的分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的看法。并与心田花开学校的多位优秀同学,如花艺芸(嘉祥年级第一)等同学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对学习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她在高手如林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始终独占鳌头。她把课堂上对语文的热情完全转化到了整个学习生涯中,使她在学习中受益无穷

拥有了夸奖和赞美,获得了鲜花与掌声,母卓尔同学的嘴角始终挂着淡然又自信的微笑。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看天边云卷云舒在她那里,学习并非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相信母卓尔同学怀着这样的心态,在她在未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

母卓尔余海涛给心田花开的学弟学妹们的经验分享(视频)

王博雅同学在心田花开公益讲座上的优生经验分享(视频)

热烈祝贺母卓尔同学获得清华大学录取加分的认可

热烈祝贺王博雅同学被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

============================================================

http://s11/mw690/001obCFpgy6LmnGbdCad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