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里是2012年:认识韩寒

(2012-02-07 20:23:48)
标签:

韩寒

方舟之

路金波

新概念作文

考大学

挂科

墨尔本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散

这里是2012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毫不保留的要告诉你:我开始喜欢这个世界,不过是从2012年开始的。实在是有点悲剧,我还能喜欢10个月了。因为在这个各种有的没的、神秘的和荒唐的预言中,2012年的12月地球将会被毁灭。我操。如果不在这接下来的10个月里,不跟方舟子一样把名人操个遍,不跟韩寒一样把一起单独看电影、单独吃过饭的女生都“韩式”服务一遍,那他妈的纯粹要白活。

别看到上面这几句话就上岗又上线,我他妈是机会主义者。不拿青春赌明天,万一那些2012地球毁灭的预言是跟韩寒猪一样的队友一般人弄出来的,我、当然还有我们,还可以有机会活到2022、2032……甚至到2052…… 一句话,想死的人随时地球都可以为你灭亡,因为你把自己灭亡了;想活的人,总会坚持活得长一点。

回到正题上来,我要写的是开年来的这几件事。如果你看到后有点血晕,就别看了,免得要人帮你叫车去急救;如果你看到后有点想骂人,那也就请你面朝大海,张开口随便喷吧,海水的净化能力强,如果实在没有大海,那就对着粪坑,随便喷,不仅对你来说是专业对口,没准你还有机会成为愤青。

第一件事:韩方大战

(一)认识韩寒

第一次知道韩寒,那是我刚上高一的时候——2003年。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年,春天刚到,非典就像发春而没有得到满足的某种狗,串到全国。我在小镇上上高中,小地方嘛,流动人口少,倒还影响不大。那时候整个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年龄都还小,不发骚也不怎么发烧,即使非典典型到全国很多地方都停产停课,我们却没有。虽然没有停课,但老师们也怕管得太紧,而让有些人出现发烧的非典疑似症状。所以当初我们是十分自由的,太多的空余时间怎么打发呢。

说实话,没有怎么享受过自由的人,总感觉自由跟神一样遥远,真正得到自由的时候,一开始都不知道怎么使用自由。开始我还老实得不得了,看看教科书做做题。到了某一天,猛然发现,这他妈完全是自残。身边的哥们和同学,早就学会了带着女同学到学校旁边的菜籽花田里面或者河边草滩上打打野战、钓钓鱼。我,说的好听点叫做长得秀气;说得难听点,长得又矮又细。如果再晒黑一点就跟非洲难民儿童一样。想学人家也去睡死一堆菜籽花、河边草,只能跟当年被赶到台湾的将公一样想回到大陆,做做青天白日梦。

说了这么多,我怎么就跟韩寒回应方舟之一样呢,没有扯到正题不说,还扯到蛋了。回来吧!要不然别人就要把我告到医院了。扯淡,我其实就是想告诉你,我是在百无聊奈看课外书的时候首次读到韩寒的《三重门》。不过,因为是小说(我从来都不喜欢看小说,甚至后来高二和高三的时候,寝室里面流传的化名黄易者写的黄色宝典,我也没有完整的看过),只是大概的看了一遍,没有太认真。当时看完后,直冒冷汗,再加上已经看过此书的同学的点火,真他妈感叹韩寒太牛逼了,用“我们这的”农民叔叔的话说,牛的逼很大了很牛逼,他是比牛的逼还牛逼得多了。

崇拜得五体投地,我终于找到了,没有办法去睡死一片菜籽花和河边草的打发自由的好方法了。于是学着小说主人公林雨翔,从此四川东部某镇一所小中学的第一个文学社、第一份文学报诞生了。我和一个戴小眼镜的高个子,也就是当年借我《三重门》书看的同学,一起主编,我们镇上一个人称小霸王的旺兄做发行人。这份覆盖一个小镇中学的两大校区:紫云山校区和塔子山校区,直接受众将近2000来人,发行量每期超过300份的文学报(半月刊)至此就“风起云涌”了。娘希匹,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都想不起,当初那份文学报的名字叫什么了。哥们不要打我的假啊,我这个文章是10年后才写的,岁数大了,记性不好,10年前的事情太过于细节的就记不清楚了。反正我记得那个文学报的名字不是我起的,好像是小眼镜高个子起的。

我们那里是小地方,当初网络不好用不说,而学校里面的很多电脑,居然还是DOS系统。读完了《三重门》,而后陆续的在新概念作文上看到韩寒的文章和简介,对我来说也仅仅知道这个牛逼的名字和这些很牛逼的作品而已,再者就是跟着《三重门》中的林雨翔搞了文学社和文学报。我是个除了信睡觉,其他什么都不信的人。喜欢他当初写的一些书和文章,而从来没有把他当个英雄和神。

《三重门》的作者简介里面,就提到他很牛逼了,7科都亮红灯,后来退学,文章写得好,也这样的闯出天下来了。他注定不是我的,也不是我们那个小镇上那些我的同学的英雄和神,因为在我们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像我这样傻逼得都快牛逼的小镇小孩,要鲤鱼跳农门就必须通过读书,而且要好好读书。不然三年高中结束后,考不上大学,不他妈成为镇上的混混,就是成为田地里的农民。当然农民没有什么不好,也不比人低人一等,但“我们这的”农民就是牛了逼的穷。谁他妈想穷呢,谁他们不想生活在干净整洁地方呢!(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