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子鸡蛋

(2011-05-30 09:50:40)
标签:

澳洲

教育

文化

留学生活

鸡蛋

土特产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散

吃子鸡蛋


我在墨尔本租的房子,是一个十足的鞋盒子。20平方不到,可是设施还算齐全,厨房、浴室、厕所、书架、书桌、床、微波炉等等该有的都有。在这个鞋盒子里,我已经生活了快4年了,能闭着眼睛找到我放置的大多数东西。鞋盒子屋子周边的交通很方便,离墨尔本著名的市场维多利亚女王市场仅有5分钟左右的路程。

 

这么近,这么方便。但是我也去得不多。心情好,偶尔买个菜则会去。大部分时间买菜什么的,都还是倾向于去超市,原因简单,我不喜欢一个人去嘈杂的地方。所以每次去女王市场的固定几个摊位买菜,他们摊位的菜品和菜品摆放的位置我都十分清楚,这样一来我便可以更快的逃离那个嘈杂的环境。那几个摊位以外的地方,我都不清楚。

 

前几日,下班后回家,就顺便去了下,因为从另外入口进去的,这次发现了一个卖土特产的摊位。摊位的东西都是自己家农场产的,我选了一圈,最后看中了子鸡蛋。

 

上次在一个土耳其朋友家的时候,第一次吃到澳洲的子鸡蛋,口味不错。跟小时候吃的那个味道差不多。后来到澳洲了,每次买鸡蛋的时候,都是在超市,都是很大个的那种,可是往往都不好吃。为了让鸡蛋更大,养殖户呢,也会弄上写激素的饲料给母鸡吃,所以吃这种蛋总感觉没有鸡蛋的味道,不好吃。这个子鸡蛋就不一样了,是农场自己产的,据说他们鸡都是放养的,鸡蛋的个头小,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这玩意的价钱也比超市买的打鸡蛋要贵道23倍。

 

我爱吃子鸡蛋的爱好呢,估计是小时候养成的。小时候在农村,鸡蛋是一个大营养品,子鸡蛋也很珍贵。当时,人都没有什么吃的,哪里有那么多的食物分给鸡吃啊。所以也嫌麻烦,通常一个家庭只会养10来只吧。买鸡仔的时候,又分不清那只是公是母的,所以买回来的鸡仔中,有一半是母鸡就算多的了。因为养母鸡可以有鸡蛋吃,大部分人家都倾向于养母鸡。所以一些卖鸡仔的贩子呢,就会用染料给鸡仔染色,把公鸡仔的毛染成母鸡的特征。有时候买好几只回家,没几天小鸡仔就掉色了,让人哭笑不得。交易完了,又不能找那些鸡贩子退货。你可不知啊,好家伙,那些贩子都是学了游击战了的,今天在这个集市卖,明天就去另外一个。你怎么都找不到着他。好多人家都自己认账,买了就买了,就自当倒霉吧。

 

所以啊,子鸡蛋是非常珍贵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年每只母鸡下的第一只鸡蛋,奶奶都几乎给我吃了。有时候到鸡窝里捡到干净的,还有热气的子鸡蛋呢,奶奶都会叫我们小孩子拿到眼睛上去滚一滚。在那个物资有点缺乏的年代,吃鸡蛋也不是经常的。我能吃到哪种子鸡蛋,也要等到特殊时期,比如过生日,或者来客人的时候。

 

据奶奶讲啊,我小时候有点点调皮,有一次,大人出去做事了,我一个人在家。自己爬到鸡窝边上了,把母鸡刚下的鸡蛋,敲了个眼,就连黄带青的喝掉了,然后怕被大人发现,就有把蛋壳放回去了。大人回来时,去鸡窝捡鸡蛋,发现鸡蛋就只剩下壳了。怎么也想不通,好好的鸡蛋就怎么成壳了呢?回来看到我的衣服,才发现,被我偷吃了。后来对我还有很大的影响,直到高三毕业的时候,我都有点不敢去摸鸡蛋壳,手触摸到后就会心里不舒服,像是有点过敏的感觉,那时候吃水煮鸡蛋都是用筷子剥蛋壳的。我曾因此被人叫过怪物。

 

长大了,上中学了,后来也搬家到了镇上。吃子鸡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再到后来到城里上学,在学校里面吃的鸡蛋,按照奶奶的话讲都是工业鸡蛋。蛋清吃起来很粗,蛋黄还比较散,吃到嘴里有那种吃沙的感觉,用我们四川话讲,就是‘满口钻’。

 

再往后,我到了成都上学,再到了澳洲,直到前几天,都未曾有机会吃到子鸡蛋。偶然吃到子鸡蛋,忽然感觉生活有时候很简单,开始去怀旧着寻找饱足,故特以此文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