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尔本到堪培拉有多远
(2011-05-09 12:42:16)
标签:
墨尔本宋体堪培拉第一次世界大战城市杂谈 |
分类: 生活杂散 |
从墨尔本到堪培拉有多远
(1)
从中国小镇到省城,再到墨尔本,我好似很喜欢欣赏这一路不同的风景,欢喜有机会能看到这一路不同的世界。我喜欢旅游,但从不敢斗胆去不懂的地方,越是年岁增大,一些积累增多,越不敢越雷池半步。一部分原因是怕看不懂,而后后悔浪费掉了一次旅行机会。我相信还有原因,只是我还未找到。
来澳洲4年有余,没有怎么出过墨尔本。这次是例外,也是意外。朋友在一帮朋友的撮合下,结婚了。复活节,这算是蜜月里的第一个假期。他们早就计划好,要出墨尔本去旅游了。两人出行,游说我说可以去堪培拉和悉尼拍学校的介绍片子。未经得起诱惑,就跟随他们一路去了这本属于我看不懂不去的地方,当然我是大灯泡好几百瓦,照得他们好不快活。
堪培拉,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发起,就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是为了结束墨尔本与悉尼的国度之争。早期的堪培拉仅仅是个小镇,周边是一块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荒地,动植物奇多,可以算作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因为在殖民时期很多殖民过来的贵族和有钱人,都不愿意到悉尼与囚犯为伍(悉尼曾经作为过囚犯流放地),就殖民到了维多利亚州,大多数就定居在墨尔本。墨尔本的文化氛围,一直都比悉尼浓厚。澳大利亚建国之初,首都则设在墨尔本。
可是在不久之后,在澳大利亚社会就发生了大争论,一些在悉尼的联邦议员们为了讨好选民,于是争执着要把首都按照惯例的设置在一个国家最大的城市。当然墨尔本的联邦议员们也为了讨好选民,更觉得应该把首都设在墨尔本。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联邦政府商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这个折中办法成就了堪培拉现在的首都地位。从1913年开始建设,中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经济危机(the Great Depression)而阻碍了其发展,耗时14年,终于于1927年全部建成,联邦政府也从墨尔本迁都至此。
(2)
堪培拉这个名字,来源于土著语,意思是聚合之地的意思。这座城市发展了很多年,不过人口依旧不多。但是这座城市设计得很是漂亮,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几座城市是通过全盘设计,整体规划修建的。整个城市的设计,很受当时花园城市运动的影响,芝加哥设计师Walter Burley Griffin与其妻子Marion Mahony Griffin把当地的天然植物景观利用结合得非常巧妙,使得这座城市赢得了天然首都的美誉。不过这座城市因为人口不多,道路上很难见到行人,也被人们通常称之为堪村。
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这里不缺少各种标致性的建筑。当然,更为了体现出人文气质,在城市里的街道了放置了很多的形态各异的雕塑。晚上行走在堪培拉的街道,不小心就会被安放这些恭候你去亲乃、去喜欢的雕塑吓到。当然,把你吓到了后,你当然不会给它什么好果子吃的。可当你走完几个街区后,你会感到一种心疼。心疼你为什么没有去关怀那些本来在好心情恭候你,欢迎你来到这座城市的那些雕塑们。他们孤寂的、日复一日的等待着,等待着你的到来,然后他们便可以用他们的方式去欢迎你的到来。到现在,你却因为你自己的胆子太小,受到自我的惊吓,而对它那么不客气,是在让人心疼。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需要人、并欢喜着人们去欣赏的,没有被人欣赏的艺术品,就如这些雕塑一样,他们的姿态和表情多么美妙和充满艺术感,都只让你觉得他们只是冷漠的、冰冷属性的固体,只是会妆点这座城市的寂寞。
(3)
当然,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城市的性格感染着这里人居民,这里的居民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城市的性格。
堪培拉的性格,没有墨尔本的温柔和细腻,更没有悉尼的那样浮躁和热情;这里一切都似乎很低调,城市里的所有妆点,都似乎只为这城市它自己,似乎不为外来者妥协一丁点,修改一丁点讨好外来者的颜色,也不占你的便宜。它孤独,依旧孤独,最重要的是,它低调而务实,有着自己的独特气质和脾气,对你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或者是它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而这座城市的人,也一样。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就如这城市各种的政治符号一样,冷冰冰的告诉你,这或许不是一个人能轻易触碰的,能轻易玩得起的,即使在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在去年的六月,这里就曾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西方社会,第一位会说中文的总理宣布下台,接替他的,则是他任总理时期的副总理,朱莉叶吉拉德---这个出生在欧洲,早年随父母移民而来的单身女人。
这座城市从1927年起,或许已经看惯这冷漠的政治斗争的血腥。作为首都,它无法逃脱这一切,所以只有选择冷眼相看。它或许是不想记录这些的,但因为是首都,它又必须负起记录一些历史的责任,无论正义还是其他,它别无选择。
堪培拉有修建澳洲最大的战争纪念馆,名曰纪念那些为这个国家而牺牲的战士。但翻开历史,在澳洲土地没有发生一场战争的记录,所有的这些纪念都是纪念澳洲士兵在欧洲在东亚,在中东等地区的战争中的牺牲者。每年的4月25日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纪念日子,纪念这些人,澳洲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游行。
但到底,这纪念当中的战争那些是正义的呢?不知道,估计参加游行的不知道,就连一些电视台的人,做纪录片宣传这件事的人也不知道,或者说不能知道。他们只读一个个士兵在战争中给亲人的信件,然后倒出一筐筐思恋、不舍、以及对死亡与生活的思考,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但到底,没有人说清楚,是谁将这些可爱的写信的年轻人送上了战场。
很让人叹息,每年都有很多人在为此纪念,但不断的有人被这里所生产的政策送上地狱或者向往但不愿去的天堂。
四月的堪培拉,红叶坠地,秋韵迷人。行进的在街道上,不时有微风拂过,宜人。再过一段时间,天气更冷些了,红叶会被勤劳的垃圾清扫员清扫而去。秋天走了,而后来年才到。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已归过去,谁有记得秋风何时到过这里,谁能预测来年的争论又会有多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