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的感觉里:书单与谈读书
(2010-09-02 20:07:03)
标签:
书单散文诗畅销书法籍昆德拉成都杂谈 |
分类: 生活杂散 |
以下是应一个朋友的要求,为其准备的书单。大家有想去的可以看看。
共十本,类别杂,包含有小说,经济评论,文学评论等;作者也杂,来自世界各地,有举世知名者,更有默默无闻者。此书单所含书目内容都较为有阅读价值,也皆为常识性内容,不难读,也可不求甚解,只供你茶余饭后翻一翻,给生活添加点作料而已。
朱天文
米兰
米兰
黄兴涛
雷蒙德·卡佛
蒋勋【台湾作家】
黄扉
胡舒立【财经评论】
许知远【旅行随笔】
林语堂
其实我还想多说两句话,对于读书我是个外行,有许多假读书人一样,过尤不及的气质,诸如封皮学,喜欢小众读物,以寻求自己独一。
高中时候喜欢写诗,而且是散文诗。高中三年下来,留下两大本子的散文诗,写作居然还算工整,前年回国,在老家的柜子里面找出来,居然还能看懂里面的字迹。视着宝贝,携致成都住处,且妥善保管。不过高中时倒是具体细致的看了很多现代诗词方面的书,以前半月刊的散文诗,我是期期都不错过。
那时候也是我刚到一个我认为大城市的地方读书,哪里的书店大,而且还都是正版。喜欢啊,欢喜的不得了。终于不用在在集镇上买那有贵又难看,而且经常灰尘都没过树皮的颜色的书了。毕竟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为所有摆在畅销书位置的都是好书,周周买,买回去看来看去,举得这些畅销书都写得相差不多,我就权当吃快餐一样吃了,到也没有什么后果。原来才知道畅销书为什么那么畅销,就因为你怎么吃,都不会有后果。
而后到了大学,是在在省城成都的大学了。刚进大学时,好不新鲜。于是励志要走遍川大的所有教师,听所有的课。可是后来听着听着,也就烦了。大学的老师讲课,很多都不咋地。不是照着读,就是背着念,有的什么双语课的中国老师,据说还出过国,那英语听得我都想死。没法,后来就热衷把闲暇时间投到书店去看书了。这时,我已经不那么喜欢吃快餐了,不看畅销书了,喜欢挑一些难度大一点的看。可是这个就麻烦了。我是经常看完一本后,什么都不知道。吃完不消化,不说有时候还吃坏了,拉肚子,本来自己不大懂,还给朋友同学经常吹牛,假装自己很懂的样子。明明都不消化,这下好了。就至少拉个整的出来。臭死人了。
在到后后来,去书店就直接不看一楼的。那感情一楼的书全是水货,都是给一般想吃快餐的人看的。心想我怎么也得吃点高雅的吧。对啊,要直奔二楼去。可是熟悉成都那些书店的朋友可知道,成都那几家有两层以上的大书店,二楼也没有啥东西。好东西其实都是摆在一楼的。倒是后来在盐市口后面的梨花街发现了个成都书市。祖先爷爷噢,你让我好找啊。这书市,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好,最难能可贵的一律新书都打折。几折?“都是七折,你买的多,我们还可以给你打点。”
像我这种老油条,你不多打点折我能走吗?倒是后,每次买书不一定有意思,但是与商家讲价就好玩了。讲着讲着经常他们还会拿点好看的东西给我。比如我那本钟芳玲的《书店风景》,我就买了本签名版本的。当时候全成都书店都找遍了都没搞到。倒是这个店主私藏了一本在哪里。哎哟,祖先爷爷噢,我可找到你了。欢乐死我了。我是换了,可是钱包不欢了,店主就非要我这本书的原价,不打折了。没有办法,得了宝贝,你得付出代价啊。“买吧。”忍痛把钱递过去,店主乐和的把书奉上。
发现这个地方后,去的次数蛮多的。倒是每次买书不是很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怕:买了很多新书回去,朋友亲戚的看着眼红,说‘小袁(或者小的就袁哥)这本书好看,借我看看吧’。其实,我告诉你实话吧。我特别不想借,你以为他真的就想看那本书啊,他最多是冲冲门面。你不借呢,他还说,你这么多多书,一下也看不完。借我看看,我看完下个星期就换给你。哎,我很多的书就这样不幸的借出去了,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到时候找他要的时候,都已经半年过去了。可是他还没有看完。再过半年,找他要书时,他便会带有疑问加反问的口气问你“我借过你的书吗?我完全不记得了,我这种不看书的人,怎么会借你的书呢”。可是,我上次去他家的时候,我还亲眼看到我那本书正垫在他们家饭桌底下,还有的就在沙发下,已经被揉捏得不堪了。我的祖先爷爷啊,保佑我那本书吧。上帝,你也保佑我那个被我粗心放弃的孤儿吧。
第二个原因呢,我是怕一时间买多了。自己会感觉冲场面,太多了,一时间看不完,也就忘记了。这样我自己觉得也很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