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真正的自我
(2009-11-21 18:15:37)
标签:
本我超我战利品外部佛洛依德杂谈 |
分类: 实话实说 |
什么是自我(EGO)?帮你找回自我。什么是自我(EGO)?
EGO是什么呢?中文通译为“自我”,这里所表达的自我更倾向于指“社会的我”。与之相应的意思,可能佛教用语“我执”更能贴切传译出“EGO”的意思。
EGO这个概念是在1895年由佛洛依德提出,相应的阐述则是在1923年明确的。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相互冲突的“我”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简单的理解,“本我”是本能的我,代表了威宁县、无序、原始的冲动,如即可和性欲。“自我”是现实的我,社会的我,理性的我。“超我”是“自我”社会属性的进一步延伸,代表了道德的我,崇高的我,形象美好的我。
自我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也即是,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本身也没有能量,它的动力同样来自本我。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
而本我与超我,本我和自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人生中的内在三座大山,只有解决了这三个矛盾冲突,我们才能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完整人格,也才可以使持久的成功和幸福成为可能。
自我的产生
出生的婴儿除了遗传而来的生存本能外,并无自我的概念。当婴儿慢慢的从目前对自己的爱抚关注中开始有了意识,并与外部交流,于是他会慢慢地学会对母亲报以微笑,换来母亲的亲吻以及抚摸这种舒服感觉。在这个交流过程中,“自我(EGO)”开始产生。那么简单点说,与他人交流是自我(EGO)产生的主因。那么“自我(EGO)”是虚拟的自我,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射。而这反射是自然的,不会因为事情的好坏而进行选择性的接受。比如说,当受到挫折时,受到伤害的EGO会不断的寻求帮助和保护。然后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中,不断的积累与增强。很多心理症状便是因为EGO在某些方面的失衡,而产生的自我处理结果。
那其实说到根底,自我(EGO)是社会的产物。双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朋友,同事,领导以及接触的书本报章杂志,网路,电视,电影都会影响到自我。
经过累积,自我(EGO)会逐渐形成自由的价值,也即是那些你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你的外表,学位,头衔,汽车,房子,父母,配偶等等。然后,人会通过别人的EGO来反射他自己的战利品是否耀眼,通过别人的EGO来反射自己到底还缺什么,需要手机,需要征服,需要掠夺,需要变成我的,成为我的一部分。
这样人的一生的成长变成了ego的成长过程。一方面,ego对外部成功和物欲的需求成为我们人生的动机和动力;另一方面,Ego主宰了我们的思想、言行、目标和情绪,人的心智却在ego的永不满足中萎缩、退化。直到有一天,你认识到ego在为你建造一个空中楼阁,你的炫耀品是如此的容易失去,或者发现ego卖力收集的所有物并不是你真正的所求,ego并未给你带来所期盼的幸福和快乐,相反你却在体验越来越多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紧张、焦虑、失眠成为生活的常态。你意识到你在攀援一个错误的山峰,而你为此已失去了太多:你的健康、你的亲情、你的时光、你的心智......。
全文未校对,如有错,请原谅。另外如您不接受本文内容,欢迎留言提出您的思考,请勿乱拍转。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