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省与原罪
(2009-09-20 08:27:47)
标签:
原罪留学生澳洲袁方留学文化 |
分类: 澳洲生活 |
我的自省与原罪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我已在澳洲度过了整整一年,就快到年底了,很多同学已早早预定好了回国的机票。而我,在这个问题上烦恼不堪,不知为何,一旦想到回国,心情便异常烦闷,越想就越没有回国的欲望。
回还是不回呢?母亲是希望我回去的,奶奶在电话中说着气话“回来看我最后一面”。答案是肯定的,久别一年了,是他们无条件付出的爱,才有了今天的我。无论如何,我得在这个假期无条件回国,得回去探访那些爱我的亲人们。
回国,肯定是回定了。而另一问题接踵而至,回去多久呢?
常理是应该过完年才回澳洲的,而我选择了过年前。给母亲解释不过年的原因是:过年那段时间已经安排了很多的活动,工作机会也比较多,想利用这段时间在澳洲好好找个兼职工作。其实,那只是表面的原因,而真正内在的原因是我很想逃离。对于留学生,留学是一种过程,而亲人们,他们则不管这狗屁的过程,他们要的是结果,学有所成。我无法忍受亲人们那一双双过于期盼的眼睛,只要他们见到我,就会马上拿着放大镜在我身上找不同。我可在澳洲只待了一年的时间,没有变厚更没有变高,我无法满足他们这种愿望,但我更不愿让他们失望。因此,早点逃离,则是现实的。
留学生,在掌声和鲜花的荣誉下,更是有原罪的。无法规避,更没有人理得清这种原罪到底是什么。你看得出我的逃避心理,你也许也能察觉到我为赎罪的奋斗,而很可怕的是,这种原罪会随着时间而积累得更深。
细心观察的人,会清楚的发现,活了一辈子都活得不能自己。古时候,因为诸多的原因,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去检查活出自己了没有。而当今,在这个标榜着自由的时代,每一个人似乎在心里都有了一杆衡量是否活出了自己的秤。于是,我们每天秤一次,我们太想活出我们真实的自己的,我们是谁就是谁。而现实中,我们不仅要做儿子,更要当孙子,越是如此,我们自我的原罪就越深越复杂。时常你会发现,没有留过学比留学过的人要洒脱,没有上过大学比上过大学的人要坦然,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比读过很多书的人对生活的理解更通透。生活的逻辑本该是简单并顺理成章的,简单的生活便是少罪的。
而如今,我们不仅无法简单的生活,甚至连让自己简单一点都无能为力。人们埋怨说生活有压力,而且是越来越重。那是当然了,肩负如此沉重的原罪,如何轻松得了呢?
反正,我是轻松不了的,这便是人与社会的矛盾,进一步讲,这便是我们的自我矛盾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