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台19年~音乐心语木馨~

标签:
是那意思天津广播听众交流 |
分类: 《执着》 |
“音乐心语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到现在也只有这句木馨经常用的开场白是熟悉的了,更多的印记都是依稀和模糊。这是天津广播音乐台曾经的一档音乐谈话类节目。
主持人的名字木馨也只是读音,当年给这个节目组寄过一封信是写作‘牧心’的,现在想来这两个字不太可取,是像牧羊人一样去放牧心灵吗?这个想法换在十年前想必是浪漫的。而十年前的木馨可能如现在的我,自然不会用这两个字。十年前的我们,是不是真的像那些还没上路的羔羊?等到我们也有着沧桑的过往,有着再也作做不来的深刻,一切终于成了不能回去的唏嘘。
有人在博客里言及还有《音乐心语》的录音带,可真是有心人了。我现在已经忘了个干净,只是还记得木馨的声调和语气,像倒进磨砂玻璃杯的葡萄酒,有一点点沙,听来很有磁性。这种嗓子当真是做播音员的天份,一段话在木馨讲来,就是别样的温婉沉静。
有人回忆木馨语录:
在这个情人节里,你别忘了左手拿枝玫瑰,送给右手。
这个寒冷的冬天,出行的时候请别忘了带上手套给自己保暖。
也许还有人记得木馨讲三毛和荷西的故事,讲张艾嘉和那首爱的代价...
近日,在网上查木馨的资料,结果基本空白。十年前网络没有普及,所以对木馨的资料知之甚少,如果换在现今这么轻易的追星时代,自是不同了。那时候大多都是默默的听众,至多像我这样闷骚的,才写一封平信。百度很久才基本知道了《音乐心语》的易主和停播,依稀有人传言木馨去了北京一家杂志社,从此音讯不明。
木馨书信摘录:
“庆幸那个时候的自己,坚持着书写的习惯,在黑了的夜,用心的说给自己听,才得以在今天,那些已经模糊的画面,再一次那么清晰的又浮现在眼前,依旧深刻,依旧温暖。”
“最后一期的音乐心语,给了张雨生,那是我钟爱的已逝的歌者。和节目做一个永远的告别,将感觉深留在心间。那一晚,直播间的砰砰心跳和泪水,那一晚闪烁的热线,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
“现在最好的事情就是和旧时的朋友,找个天气不错的下午,看一场电影,喝一喝茶。”
那一年,我十九岁。木馨给我的回信,很简单几句话,用钢笔字写在精致的信笺上。
我清楚的记得,木馨在节目里解释过这名字的含义,是因为喜欢木头的香味。
当年很多听众问木馨长的什么样子,记忆很深的一句:“我的样子宽脑门、单眼皮、薄嘴唇”。
短短几句话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我也希望能知道木馨的近况如何,记得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她离开电台1年后的圣诞节还是元旦,记不太清了,是平客把她邀请过来做了一期节目,从那以后再也没听到过如此好听,如此有韵味,如此有磁性的声音了……
我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我影响深刻的人,我却没有留存下一丁点关于她的声音资料,没有随录下她节目的哪怕是一个小片段,甚至没有听到她最后的没有告别的告别。这是一种深刻的遗憾,但却又是一种无比缺憾的美。一遍遍的怀想,一遍遍的回忆,她陪伴在我最美的年华,最简单的时光岁月。她是最温暖最深刻的记忆,是最辽阔最无限的怀想。她说人生就是平淡的幸福,乃至于幸福的平淡。她说黑夜是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泼撒成的颜色。她说梦是黑夜里无法抑制的白天。她那奔腾的想象力,她那直指人心的声音,让我的心像泉水一样一直那么清澈。
木馨,王抒今,天津人。
2001年2月/04年2月《风采》首席编辑,
04年2月/05年2月《男人志》首席编辑,
05年2月/06年2月《风采》编辑总监,
06年2月/09年4月《时尚芭莎》编辑部主任,
09年4月/10年7月,YOKA时尚网执行总编辑,
之后辞职,云游西南,
近期回归YOKA,继续做时髦的移动互联网。
1993年4月19日——2012年4月19日
2012年4月19日,16点—19点,
空中电波约会木馨、阿鹏、查可欣。
收拾出一张很久以前的剪报,很感概。是穆鑫写的《声音与灵魂的恋爱》。我应该是阿鹏最早的听众之一,从《音乐心语》到《中国歌曲榜》,再到后来的《桒惪》。十几年过去了,那家三剑客的店早已是一片绿草如茵,不知道三剑客还好吗?电波用声音文字拯救了一个个孤寂的灵魂,感谢电波,感谢阿鹏。
查查,查可欣
电台电视主持人、创作歌手、新锐作家
爱创作 爱音乐 爱生活 爱自由 爱查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