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叔将娶于范氏 译文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2004年福建卷)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国语》。这个语段叙事性强,对话较多,句式灵活,翻译时必须充分把握整体
语境。
事呢?
”是“何不”的合音。“盍……乎”应该翻译为“为什么不……呢?”②实词“
已”的意思,“已”,本义是停止。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用例有:“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学不可以已”(《劝学》)在这
一句中可以译做“停止”或“结束”、“取消”。③谓语动词“已”后省略宾语
现象。根据文段语境及文后注解中对“系援”的解释,“已”字后应补出省略的
宾语“婚事”、“亲事”。
、捉拿。语文课本中有:“被执至南”(《梅花岭记》)。在该句中可以译做“
抓”。“纺”字的意思在文后注解中已给出。②谓语动词后宾语省略现象。“执
”与“纺”之后要补出“之”,即“董叔”。
要补出主语“子(你)”,之后要补出宾语“之(东西)”。②宾语前置现象。
“又何请焉”即“又请何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翻译成现
代汉语时应该将宾语移到动词后面。
前一篇:鲁迅文集 [华盖集续编]
后一篇:也谈3·15与我的电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