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2007-02-08 19:11:38)
分类: 工作总结
2006-2007年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2006-2007年度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留给我们以无尽的思索空间。认真总结得失之处,当为我们明年的备战高考拓出更宽阔的通向成功之路。
2006-2007年的临汾地区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能和高考接轨,不求新奇,不哗众取宠,而是以平实又新颖,在延续既往试题的架构特点,以求稳定之外,又不乏创新的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成为试卷的亮点。因此,这份试卷,是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对语文学习和语文考查要求成功的试卷。对此,我校语文教师和学生对试卷是基本满意的,对试题中所体现出的变化,也是基本上予以了肯定。
    二.试题考点及(部分)答案:

高二年级试卷采用高考模式,即分I、II卷的方式,I为基础题,该题重视基础,便于学生发挥水平,但个别题目偏难,如第2小题关于词语解释一题,失分率很高。
     II卷的古文翻译、诗歌鉴赏、散文阅读难度适中,能体现区分度;第13题的诗词填空灵活多样,是一个好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能力          应得分        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12分,每小题3分)

    1错别字                                       D

2词语解释                                     A

3成语使用                                     B

 4语病                                         A
       二、科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5文意概括                                      

6文意理解                                       

7文意推断                                     B

  三、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8实词的解释(宗、节、从、傥)                 C

  9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乃、而、因、之)           A
     10内容的叙述与分析                            D

    四.   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默写(23分)

    11    文言文翻译                (10分) 

    12诗歌鉴赏(诗意理解,抒发的情感)(8分)            

    (1)该词化用了古人的哪些诗句:                       
    (2)表达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内容: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歌女而触发的同情和思恋

   13 名句默写                      (5分)

    《登高》的颔联:

    《赤壁怀古》中的句子          

    五.   现代文阅读                (22分)
14.多数人都蜂拥着在山外看“灿烂如花”的红叶,言外之意在表明什么?(4分)答:

15.当作者看到了秋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便想到了京剧舞台上的虞姬。作者觉得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答:

16面对山谷中的树,为什么会发出“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的感慨?(3分)答:

17.结合文意,你认为秋风中的柿树在“试图向我们证明”什么?(5分)

答:

六   语言运用(15分)  

18 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量词的把握。

19图文转换题

   20  仿写(仿写一题包含的答题要素:句式、比喻、选择不同的职业)

七   写作话题作文                      (60分)

    21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三、高二语文试题特点:依纲、平实稳定、可借鉴

    严格依据高考考纲的精神。在学科考查的主体内容、相应学科能力、试卷的长度、需要阅读的文字总量、要求学生书写的字数、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题干的表述、试题的难中易及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等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卷总体设计似曾相识,稳字当先。基本保持了2006年高考试卷的风格,其中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

    试题中蕴涵的考纲理念,无形之中将中学语文教学纳入“有据可依”的轨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试题评价:

    1、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看似不难,做对不易。选材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课本接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课本知识。

    上表可见,第一大题4道小题,考查内容依次是词语的字形、词语的解释、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和病句修改。

    词语考查无论是字音、还是字形,无论是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还是使用成语,均体现了“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原则,不偏不怪。

    特别是成语的考查,实际上是对文化积累的考查,没有一定量的成语积累,很难在生活中恰当运用。虽然此次考查的四个成语“捉襟见肘、相濡以沫、首当其冲、头角峥嵘”如在嘴边,但由于成语意义整体,结构定型,来源复杂,使用时仍需要注意防止以今律古而望文生义,要确切理解成语的语境,在细微差别上下工夫。

       默写范围,明明白白写在大纲之内,实实在在想给学生送分。如果按要求,都是本学期里所学的,应该说,压力不大。考生默写中出现的问题是错别字多。我们应该在赞赏默写一题设计精巧的同时反省我们语文教学的问题。

    关于默写,学生中确实存有侥幸心理,好容易背下来,字又不会写。此次默写考查,强调理解下的记忆,这种试图在语文考题的设计中体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艺术修养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现象,对教学有很好的导向。

    二、阅读题(文言文、现代文)选材精巧。题干简洁明了。答案有据可依。文言文阅读,文段不长,有一定的情节,可读性强。选材出自苏轼的《方山子传》。

    试题设计注意与教材的关联,典型的是9题。提醒学生重视平常的学习,把握“一”。在考查中让学生真切体会能力的转化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做依托的,“反三”不能凭空。一道小题,3的分值,搭建起考核与日常教学的桥梁。

    现代文命题特点鲜明,题目设置无论是整体把握,还是微观阐释鉴别,总体思想是:强调阅读,力避不读文也能做题的倾向;强调答案不是空穴来风,可以在文中的词语、文句、文意、题目、主旨等显著的或隐含的信息中找到依据;强调阅读因文体不同而读法各异的技巧能够在做题中得到运用。体现了命题人对阅读考查的准确把握。

    三、写作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写作为话题作文。 秘诀: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事情就像上述材料中的那三人对待蜘蛛这一举动的看法一样,其实,成功并不遥远,失败也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对细微之事的感悟心态。请以“心态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个话题实际上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事实上,由于心态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迥异,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如对待“风”的看法,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对待“希望”的看法,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因而,对待事物感悟的心态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事业的能否成功。在写作时,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恰当的角度,尽量避免空泛的议论。

综观全卷,试题设计紧扣大纲,重在基础。命题日趋成熟,给今后教学提供明确的导向。2007年试题在保持语文学科本色的前提下,坚持语文综合素质考查,稳中求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南垣传
后一篇:试卷分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