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间艺人的福气
(2010-09-02 19:58:24)
标签:
书法剪纸世博会花样艺人上海文化 |
一个民间艺人的福气
郑树林
世博缘·上海缘·花样缘··现在回忆自己从事学习上海花样经剪纸,正应了我就是为上海城市剪纸而生的缘,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加起来是一百,而学习花样剪纸的年份加起来,也正好是一百,我是1980年二十岁时选择学习花样剪纸,到2010年正好是三十年,也是我五十岁,也是一百,冥冥之中这就是天意吧。当我进入上海馆排队时,在上海馆的“上海看不够”的图片墙上,如果不是妻子一声“看是你哦”仔细一看,墙上翻动的正是我剪花样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如何被选上的我自己都一点不知道,几幅照片把我从剪开始到作品完成,几乎就像是我在墙上演示上海花样剪纸,回忆起来这些照片是二年前我在社区接待第四届国际摄影赛的评委时被他们拍摄的,当时我就是用自己手中的剪刀在模仿那位外国友人的签名和他的生肖,在剪花样中剪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生肖是一直坚持练习创作的,而用剪刀模仿签名这是我的秘密武器,因为无论在国内外每次演示剪花样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友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特别的剪文字姓名等,虽然剪字剪书法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在集市上演示,但后来很少有人会去学,为了能够模仿各种文字,要做到模仿的的像,我花了三年时间用剪刀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然后又在各种书籍中寻找外国手写的文字,然后用剪刀临摹,常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临摹外文字,我只能“坦白从宽”因为我不认识外文字,连英语有多少字母都不知道,所以学习剪各种文字就是做一个难不倒的民间艺人,更何况常常会有一些朋友是不是在故意考你呢。后来许多外国友人每次签名以后看着我手中的剪刀慢慢剪出与他们签名差不多的花样名字时,这时候的他们会开玩笑说“把这一张花样剪纸贴在信用卡上就不用签名了”他们的玩笑其实就是对我的肯定。这些在学的过程中就是想把中国传统的城市剪纸挖掘整理出来,没想到的是以后我们上海能够举办世博会这样的文化盛会,偶然的学习必然的用武之地。
世博会申办成功吉祥物海宝认定以后的日子里,我就一直忙着创作传统吉祥物与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融合,创作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花样剪纸,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剪纸爱好者了解世博会,我在五角场镇政府的支持下免费在社区开设了剪纸学习班,二年多的时间里一百多人可以现场剪了,年龄大的八十岁小的才五岁,他们的热情在世博会开幕前和开幕后一直那样兴奋那样热情高涨,只要有需要大家就是社区剪纸的志愿者,就是一个目的为了宣传上海,宣传上海的世博会,宣传中国上海的花样剪纸。世博会就是全世界共同发展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大舞台,是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吸取精华的大舞台,世博会的博就是文化的意思,就是世界文化的博览会。世博会至少可以领略到世界各国风土人貌,可以大开眼界,悟到各国风土人情历史悠悠,可以看到各国历史和风土人情。
世博缘·上海缘·花样缘,能够站在世博会这样的舞台演示宣传我们上海城市的花样剪纸,三十年的学习在演示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作为一个民间艺人已经很荣幸很幸福了,这可是百年难遇的世博会,是多少手艺人的梦想。有缘还有份这就是我这个上海民间艺人花样剪纸人的福气。
文汇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