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中考生
(2009-07-16 18:56:07)
标签:
中考杂谈教育 |
分类: 亲情无价 |
女儿今年中考,自然而然地成为大熊猫级别的家宝,需要重点保护。
在此之前,我们算是很随意的家长,从幼儿园到初三,除了家长会,我们几乎没有单独拜见过她的任何老师,更别说逢年过节请客送礼了。我有个同事,小孩才上幼儿园,就整天琢磨着给老师送这送那的,每逢佳节倍思送,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都要进贡,更别说元旦和春节了。以至于他现在都落下一个毛病,凡是有人送他礼品,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能否转送给孩子老师。才幼儿园呀,至于吗?他叹口气:太至于了!你们去幼儿园看看,吃饭时就分出高低了。小孩子调皮,不好好吃饭,如果家长没送礼,不吃拉倒,老师直接就把碗筷收走了,且饿着吧。送过礼的小孩,老师耐心细致,甚至亲自喂饭,宛如慈母。
好在我家女儿吃饭一向自觉自愿、勤勉有加,原本不吃的东西到了幼儿园也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从小就长势喜人,胖乎乎的逗人喜爱。
不曾想,现在优势变成了劣势,中考要考体育,总分30分,800米、排球和跳绳各占10分。女儿自小偏胖,且喜静不喜动,这三样没有一样拿手,都得从头练起。于是安排了日程表,中午练排球,下午学校统一组织训练800米,晚上睡觉前练习跳绳,俨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4月份,学校组织体育模拟测试,成绩不尽人意,只得了20分。班主任立即给我打电话,要求严加督促。我没放在心上,不就少10分吗?文化课稍微多考点不就齐了?可老师不这么认为,力求人人拿满分。怎么可能呢?人的能力参差不齐,女儿在体育方面向来没什么天赋,我从没指望过她成为邓亚萍成为郭晶晶,只要身体健康就OK了。再说了,我也一向讨厌体育,所以非常理解女儿的处境。可惜,体育老师太当回事了,可能有考核指标吧。女儿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噘着小嘴、苦着小脸,时常自怨自艾,时常咒骂老师,最常骂的一句话就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早该死了,比如我们体育老师。”
要命的是,班主任也经常给我打电话,强调体育的重要性,谆谆告诫我中考差一分就要交一万八。我不胜其烦,又不好意思顶撞他,毕竟人家也是负责任,为咱闺女好嘛。
5月中旬体育正式测试,那段时间,女儿天天唠唠叨叨,一会儿问考不好怎么办呀,一会儿又担心我一年能否挣到一万八――班主任天天在班上说一万八可能是许多父母一年的血汗钱。我戏称她为“祥林妹”,每天都要花些时间担当她的心理辅导师,为她打气,为她宽心。唉,天知道我有多么盼望体育测试快些进行啊,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来得痛快一些。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女儿的战战兢兢中和我的忍无可忍中迎来了体育测试。波澜不惊,女儿再次得了20分,成绩虽不好,但却稳定。我很满意,毕竟她正常发挥了,不像有的孩子,模拟时考30分,正式测试只得20分。女儿有些失落,她们班考满分的大有人在。用班主任的话说,体育没考好的人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然,也有孩子还没考试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例如那些加分的。有一天,女儿回家愤愤不平地说,同班有个成绩和她不差上下的女生是回族,凭空加了5分。然后拿出加分条件和我们一一核实,归侨、台湾省籍、烈士、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结果自然是白费工夫。她一会儿埋怨我怎么不是少数民族,一会儿又埋怨我怎么不嫁个少数民族。她爸爸不乐意了,反过来批评她不好好学奥数,否则竞赛得奖也可以加分。女儿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奥数?我才不学那破玩意呢!学奥数最大的用处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个傻瓜。”
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女儿文化课成绩挺不错的,考所重点高中应该不成问题,反正我对她也没有太多奢求,也不是非要考个状元不可。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过高期望会带给孩子无望,过度保护会带给孩子无能,过度溺爱会带给孩子无情,过多干涉会带给孩子无奈,过多指责会带给孩子无措,所以,我一向提倡顺其自然,只要不出格不过份就行。
考完体育,灿烂的笑容又重新回到女儿脸上,班主任现在视她为空气,再也不盯着她练跑步练排球练跳绳了,那个“早该死了”的体育老师也永久消失了,体育课已被别的老师一抢而光。
一模、二模、三模接踵而至,女儿表现尚可,反正班主任再也没有给我打过电话,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女儿的成绩很平均,没有特别出彩的,也没有拖后腿的,属于均衡发展、和谐稳定型的。如果一定要有所比较的话,数学、化学稍强一些,政治略差一些,这点随我,我中学时政治就不咋的,至今也没啥政治头脑。
有一天,我在《读者》上读到一则小幽默:语文不好的人是废品,体育不好的人是次品,政治不好的人是危险品。于是我改称她“小刺猬”,次品+危险品。
她很不爽,又无可奈何,只得暗自用功。平常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初中生要对自己好一些”,晚上10:30准时睡觉,后来发现居然是班上最早的,绝大多数孩子都熬到11:30之后。她深感惭愧,于是改在11点睡觉,用她的话说,“否则简直就不像个中考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时她政治得了78分,总分80分。她扬眉吐气、得意非凡,我忍不住逗她,学着她的口气说:“有的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有的人糊涂一世聪明一时,比如我家女儿。”她气呼呼地瞪我:“我还是你亲生女儿吗?!”
女儿考试前常常畅想考完后要怎样怎样,说来说去无非都是些燕雀之志――上网、看电视、看碟片,再就是去图书城看免费书,一帮小破孩挤在里面,一本也不买,就是白看书和看白眼――售货员的。
同事女儿高考后,她彻底解放了,再也不用准点回家买菜做饭了。有一天她听到女儿给同学打电话诉苦:“高考一结束,我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现在回到家,既没有人,也没有饭。”我当笑话告诉女儿,不料她很是担心,动不动就忧心忡忡:“我考完后,家里会不会既没有人也没有饭?”我连连安慰她:怎么会呢?最起码饭会有的。她放心了:那就好,有没有人无所谓啦,只要有饭就行。想想又说:没有饭也无所谓,只要给钱就行。我心里偷着乐:嘿嘿,小丫头,等着瞧吧!
中考后,我开始频繁出差,很多事都为中考让路而一拖再拖,再这样下去离下岗只有一步之遥了。她一听说我又要出差,马上嘟嘟囔囔,唉声叹气:“唉,今非昔比喽,考过试的孩子像根草呐。”矫情!
成绩终于出来了,考得不错,上重点高中绰绰有余。这一关总算通过了,用班主任的话说就是,她们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已经顺利过关了。
可是后面还有高考、考研、考博、考雅思、考职称、考公务员、考驾照……人到世上走,考试知多少。尤其是高中三年,我得与女儿并肩作战,过来者皆称高一是阳光大道,高二是羊肠小道,高三则是惨无人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啊,我止不住一声叹息: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