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HY比WHAT更重要

(2009-05-22 17:50:19)
标签:

why

what

职场

杂谈

分类: 职场春秋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战略定位都非常重要。几年前曾经参加过麦肯锡的培训,很欣赏其“七步成诗”法则,即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界定问题、分解问题、优先排序、分析议题、关键分析、归纳建议和交流沟通。

首先要界定问题,为什么做比如何做更重要。因为假如做的理由就不充分或者根本就没必要做,那么,做好与做坏均毫无意义。

比如工作,如果一份工作压根儿就不值得去从事,那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与快乐。

什么样的工作堪称理想呢?《华年似水》中的杜拉拉分析,理想工作不外乎有如下四个特性:喜欢的;擅长的;能使你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合法合情。对此我深有同感。

年轻人在择业时要格外慎重,在有可能选择的情况下一定要参照执行。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如今,男男女女都要在职场中打拼,稍有不慎,后悔终生。

不喜欢不行,终难成大器。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包括体育明星,没听说哪个人厌恶自己的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仅仅喜欢还不行,要想有所建树,必须要擅长。爱因斯坦少年时酷爱拉小提琴,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他拉得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后来他终于明白,有些职业是需要天赋的,于是选择了将小提琴作为业余爱好,从此专心致志于物理研究,最终以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而名震天下。

既然是工作,当然也就是谋生之手段了。不奢求日进斗金,最起码要确保衣食无忧吧。有人将职业分为四类:喜欢又赚钱,喜欢但不赚钱,赚钱但不喜欢,既不喜欢也不赚钱,可以按能力各取所需。如果缺钱,那择业时就以薪水为重;如果经济尚可,可能会更注重个人喜好。我有个同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日企,饱受折磨,尤其是动不动就要90度鞠躬,令他恨得咬牙切齿,可是看在薪水尚可的份上,选择了日复一日的忍耐。他每期彩票都要买,最常发的誓就是:等我中大奖了,第一件事就是辞职!这样的工作于他而言,是绝对的鸡肋。

是故,首当其冲的是确定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不论是为了赚钱还是个人发展,抑或信仰。如果为了赚钱,就要忍受加班、职业倦怠以及老板的呵斥;如果因为信仰,就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贫,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也是家常便饭。

总之,WHY比WHAT更重要,方向对,才不怕路远。假如连WHY都没有弄清楚,如何能进行WHAT之类的细节操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