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积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本手,妙手,俗手

标签:
文化高考赖积慧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本手,妙手,俗手
作者:赖积慧
今年的高考作文用了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如果不会下围棋,那连作文题目也看不懂了。
那么什么是本手呢?就是按棋理本应该这样走的。
比如李昌镐,曾稳居世界第一好多年。
他的每步棋都追求下出本手,从不出妙招,所以他被称作石佛。统计显示他走出本手频率在百分之五十三以上,这就已经无敌于天下了。
妙手就是奇招,马晓春每盘棋几乎都能走出妙手。但他却永远达不到李昌镐的水平。
俗手就是一般人都能走出的招,很容易被人破解。
当然还有就是恶手,就是导致速败的一招。
现在让我们来复盘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也就是一出祁山时的那盘棋。
按诸葛亮的设计:诸葛亮兵出祁山,分两路,一来迷惑敌军,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二来,与赵云形成夹击之势,夺取中原通向凉州的通道。
开始的时侯,诸葛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拿下了安南、安定、天水等郡,并得到了姜维这员大将。这是非常符合兵法的一步棋,这就是本手。
但魏国很快调整了战术,也走出了本手,使得诸葛亮止步于陈仓,陷于了被动。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于是诸葛亮最终以失败结束了“特别军事行动”。
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初,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并请愿领精兵五千,负粮兵五千,十日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控制潼关,然后诸葛亮率领大军兵出斜谷,共同会师长安,以控制关中地区。这是一步绝妙的奇招,这就是妙手。
诸葛亮如果采用了这步妙手,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暗度陈仓,出奇制胜”的作用。
但诸葛亮平生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最后在司马懿和郭淮大兵逼近街亭的时候,力排众议,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这就是俗手,甚至叫它恶手也无不可。最后导致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只能仓皇的逃回了汉中。
其实本手,妙手,俗手不仅是围棋中独有的,在历史和现实中无处不在,本手按常理出牌,可以少出错,至少可以保平安。
妙手虽然可以出奇制胜,但用不好就会出问题,所以不可常用,比如弯道超车。
俗手是我们尽力要避免的,但绝大多数人往往是避免不了的,走的都是俗手,这就是为什么叫它俗手的原因。收起
那么什么是本手呢?就是按棋理本应该这样走的。
比如李昌镐,曾稳居世界第一好多年。
他的每步棋都追求下出本手,从不出妙招,所以他被称作石佛。统计显示他走出本手频率在百分之五十三以上,这就已经无敌于天下了。
妙手就是奇招,马晓春每盘棋几乎都能走出妙手。但他却永远达不到李昌镐的水平。
俗手就是一般人都能走出的招,很容易被人破解。
当然还有就是恶手,就是导致速败的一招。
现在让我们来复盘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也就是一出祁山时的那盘棋。
按诸葛亮的设计:诸葛亮兵出祁山,分两路,一来迷惑敌军,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二来,与赵云形成夹击之势,夺取中原通向凉州的通道。
开始的时侯,诸葛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拿下了安南、安定、天水等郡,并得到了姜维这员大将。这是非常符合兵法的一步棋,这就是本手。
但魏国很快调整了战术,也走出了本手,使得诸葛亮止步于陈仓,陷于了被动。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于是诸葛亮最终以失败结束了“特别军事行动”。
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初,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并请愿领精兵五千,负粮兵五千,十日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控制潼关,然后诸葛亮率领大军兵出斜谷,共同会师长安,以控制关中地区。这是一步绝妙的奇招,这就是妙手。
诸葛亮如果采用了这步妙手,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暗度陈仓,出奇制胜”的作用。
但诸葛亮平生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最后在司马懿和郭淮大兵逼近街亭的时候,力排众议,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这就是俗手,甚至叫它恶手也无不可。最后导致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只能仓皇的逃回了汉中。
其实本手,妙手,俗手不仅是围棋中独有的,在历史和现实中无处不在,本手按常理出牌,可以少出错,至少可以保平安。
妙手虽然可以出奇制胜,但用不好就会出问题,所以不可常用,比如弯道超车。
俗手是我们尽力要避免的,但绝大多数人往往是避免不了的,走的都是俗手,这就是为什么叫它俗手的原因。收起
前一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