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羡林算个什么?

(2009-07-17 16:04:44)
标签:

国学大师

学问

季羡林

分类: 杂文.时评
                           季羡林算个什么?

 

作者:赖积慧

 

    我知道在个死人背后指手画脚很不绅士,但我毕竟不是个绅士,也就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了。

 

    季羡林走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人走了,他的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损失?没有。但却有人在哭天哭地的嚎叫:最后的一个国学大师走了!季羡林真的是大师吗?不是。至少我产生了几点疑问:

 

    疑问之一、什么是大师

 

    季羡林真的是大师吗?不,什么是大师?从字面解释是大家的师长,可他研究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几个人在学?从字意上解释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可他的那些学问有谁去尊崇?除了江湖算命的我们是一无所知。牛顿不是大师,但他的微积分天天有人在学,爱迪生不是大师,但他的电灯天天有人在点,而季羡林的那些理论却谁也看不懂,只是一些沽名钓誉的人在冒充徒子徒孙。他的理论究竟影响了谁?没有他我们会饿死吗?显然不是。没有他我们会落后吗?显然不是。于是乎他的大师显然不成立。

 

     疑问之二、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很古怪。从没有听说美国有什么国学,也没有听说英国有什么国学,而我们却偏偏造出一个国学来,我认为国学就是历史上一些乱七八糟的江湖术士用来骗人的学问。老子是国学、孔子是国学、江湖算命的是国学、东北二人转是国学,当然季羡林也是国学。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究竟危害了多少中国人?我们不知道。如果季羡林是这样的国学大师那么我痛悼,痛悼一个国学大师走了,痛悼一个江湖术士走了,痛悼一个只对考古有点用处的懂吐火罗文的人走了,痛悼一个我什么也不懂他的人走了。

 

    疑问之三、季羡林究竟影响了多少中国人

 

    我曾到过北大,听过老先生讲的一堂课,是讲的朱自清的背影,这么一部好的艺术作品竟然被先生上升到了爱国的境界,我很遗憾,我感觉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喜欢莎士比亚,喜欢巴尔扎克,喜欢托尔斯泰,我曾为这些作品的世界性感到鼓舞。但我还是听完了他的讲座,因为出于礼貌问题。但我却感受到了一种狭隘,一种与世界隔绝的思想。他的思想没有影响我,也没有影响很多人,这是我感到庆幸的事。除了我还有多少人受他的影响?我不知道,因为我知道他的影响在现在比不上一个范跑跑。

 

    好了不说多了,我们应当掉念这样一个老人,毕竟他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我们应当悼念这样一个老人,毕竟他一生努力过。我们应当悼念这样一个老人,毕竟他取得了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呜呼国学!呜呼那些哭天哭地的人!

 

附:

              赖积慧们:别再折腾了!    chutianpeng1

季老已经入土为安了,谢天谢地。

  他合去双眼,尘归尘土归土,终于可以不再理会尘世间的那些纷纷扰扰,他真的安宁了。

  不安宁的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活在虚拟世界的各色ID,直到现在,还在为季老是不是国学大师、是不是值得悼念争得鼻青脸肿。如果季老地下有知,他也许会轻轻摇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没能安生,没想到我死了,你们还是不安生!你们究竟是折腾什么?

  是啊,我们折腾什么呢?一个98岁的老人,一个为国家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学者,一个为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呕心沥血了一辈子的教授,他去了,我们来悼念一下究竟有什么不应该?悼念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怀念,是一种对逝者的哀思,季老他不值得我们这样做吗?

  先舍掉那些浮名,那些他活着的时候,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机构、组织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给他老人家戴上的各种各样的帽子,让我们就像面对着一个极为平凡的、有着良知的、实诚的老人那样缅怀他,可以吗?

  是,很多人说并不了解这位饱经风霜、硕果累累的老人,这其中包括我。但是,我想问:对一个人并不像他的亲属朋友学生那样的了解,难道就不值得我们悼念吗?爱因斯坦,你们有几个人了解?他的那些广义、狭义相对论,直到现在为止,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读懂?可是,有没有影响我们怀念他,景仰他?伟大领袖们,我们有几个接近过他们,有几个熟悉过他们,影响我们崇敬他们,缅怀他们了吗?那些英雄们,他们挺身而出,为保他人舍掉自己的性命的那些英雄们,我们有谁能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影响我们热爱他们、悼念他们吗?有谁能回到三国去看看诸葛亮是不是值得我们如此佩服?有谁能回到楚汉相争时期,真正去证实一下项羽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那么,涉及古今中外,他们为什么能够赢得那么多陌生人,而且有很多并不了解他们做些什么做过什么的人敬仰他们、缅怀他们,对他们的逝去会感到无比的惋惜,会因此留下真诚的泪水?为什么?没有切实的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吗?就没有悼念的权利吗?

  这些我们并不了解而又让我们纪念至今的这些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资格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人记挂着他们?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知道,只是面对季老的逝去,他们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他们都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是的,老百姓的心里已经认可了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功勋,他们的贡献!千百年以前的人认可了,他们一辈一辈流传到我们这里,我们也就认可他们的认可!这能不能算作是一种人云亦云?或许,他们的真实的人生会有这样那样让我们觉得很不理解甚或有些不齿的行为,但没有影响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崇拜他们,为什么?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他们已经成了一种符号,一种奠基我们民族文化的符号!这是老百姓给他们的最高奖赏!我们怀念他们,不对吗?

  迈克尔的歌舞有不懂的,影响到他去悼念了吗?爱因斯坦的理论很多人不懂,影响到大家崇拜他了吗?可是,我们的季老去了,却有人拿看不懂他研究的问题、搞不懂他熟知的领域而喋喋不休的来为他对季老的辞世不屑一顾,并且趾高气扬的指责那些前去悼念的人,说他们是揩油光!无耻!

  季老的贡献不会因为盖棺而被抹煞,也不会因为我们网上的这些嘤嘤嗡嗡而被淹没。他必定会被历史记住,并且慢慢成为一种文化积淀下来的符号,永远留存,永远为当代人以及后来人所怀念!

  季老,他安息了。就像有些人说的,让他安静的走吧。你默默的悼念也罢,像我一样的吵嚷着呼吁悼念也罢(现在我觉得自己的确很肤浅,我在呼吁别人悼念的同时,其实也在给季老客观的抹了黑。让那些并没有真心的家伙来搅扰季老的安眠也是一种罪过!顶着被某些人认定为揩油光的伪君子的危险,我还是想对季老说:季老,我这个无名小卒实在是对您不住了。),对此不痛不痒的也罢,都过去了。

  我们都消停点,别折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