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神奇撰写《洛阳牡丹记》
(2015-04-10 03:09:25)
标签:
文化 |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他进入仕途后,曾在洛阳留守三年,年年牡丹盛会,他都前往观赏。从此,他和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写下了千古传颂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
一、神奇撰写《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欧阳修以芦管画地学习写字,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尹洙、范仲淹、梅尧臣等交往甚密。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欧阳修亲睹“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于是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一书,包括《花品序》、《花释名》、《风俗记》三篇。书中列举牡丹品种24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欧阳修因参与范仲淹、富弼等人倡导的“庆历新政”,被贬至滁州(今安徽滁州),任滁州太守,在这里他写下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他进入仕途后,曾在洛阳留守三年,年年牡丹盛会,他都前往观赏。从此,他和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神奇地写下了千古传颂的《洛阳牡丹记》。
(一)、园中夜遇众花仙
宋仁宗天圣九年三月,欧阳修来到了西京洛阳。当时洛阳留守名叫钱惟演,是个爱牡丹成癖的人。他在公府后面开辟了一个十余亩大的牡丹园,种了上千种牡丹。这年牡丹盛会,他下帖请了当代名士梅尧臣、司马光、欧阳修、邵雍等人来观赏牡丹。
欧阳修来到钱家花园,看到牡丹盛开,千种颜色,万种姿态,他留连忘返,这夜他就住在了牡丹园的小红亭中。
入夜,欧阳修在小红亭,只见天上明月当空,园内牡丹盛开,姹紫嫣红,五光十色,在月光的辉映下,别有一番情味。欧阳修越看心里越高兴,随手拿起洞箫吹起了一支《牡丹种曲》。
随着洞萧声响,他模模糊糊看到有十几位仙子在花丛中往来穿梭,翩翩起舞。欧阳修感到吃惊,洞箫从手中失落,顿时曲终舞停,诸位仙子一齐上前拜谢欧阳修道:“谢秀才为我们伴乐。”
欧阳修定睛一看,见有十几个盛服艳装的女子在他的面前,他惊疑地问:“你们都是谁家女子?为何一齐来谢我呢?”
那排头一位身穿黄衣的仙子施了一礼,回话说:“秀才,我们都是牡丹仙子。我们最爱听《牡丹种曲》,所以特来向秀才致谢。”
欧阳修听了,顿时喜出望外地说:“明日钱留守举办牡丹盛会,今夜我能先见诸位仙子,真是今生之大幸也。我有心要写《洛阳牡丹记》,但不知诸位仙子的尊姓芳名?”
那位排头的仙子说:“谢秀才厚意。说起我们的名字啊,那可是多得很哪。听我们一一报来。”
欧阳修一听,惊奇地说:“啊!您就是花王——姚黄,不愧为牡丹中的极品,果真是高贵端庄。”
众仙子拐回头来,又拥着一位身着紫色的仙子唱道:
欧阳修一听,赞道:“啊,我明白了,您是花后——魏紫?与花王合称洛阳牡丹双壁是也不是?”
没等欧阳修说完,花王就站出来介绍别的仙子了:
欧阳修一听,赞道:“啊!这位是牛黄仙子,这位是寿安;这位是‘玉版香’仙子,这位是‘檀香心’仙子”。接着花后又指着另一排仙子,唱道:
欧阳修道,“啊!这位是‘潜溪绯’仙子;这位是‘九蕊珍珠’仙子;这位是鹤翎红仙子,这位‘鹿胎花’仙子……”
牡丹仙子们争报花名,欧阳倏仔细听着,并一一记下。
这时已是夜半时分,诸位仙子说:“时间不早了,秀才远途跋涉,一路辛苦,请赶快安歇吧。”说完,闪过小红亭,便都不见了。
第二天上午,钱惟演在花园请宾客饮酒赏花。他先请大家干三杯酒,然后说:“今日牡丹盛会,难得各位前来助兴。又适逢欧阳秀才新到任所,更为今年的牡丹盛会增光添彩。我想那唐朝时有舒元舆的《牡丹赋》,名动京城,传颂万代。自宋以来,尚没有与《牡丹赋》媲美之作。今特请各位施展才华,再写一篇后来居上的文章吧!”
大家都连声说好。这时,邵雍首先提议:“还是请司马君实先生来写吧!”
司马光说:“要说后来居上嘛,我看还是请欧阳秀才来写吧!”
这一提议,大家都十分赞成。
这天的牡丹盛会一直到黄昏才散。欧阳修余兴未尽,坐在小红亭中燃灯读书。到夜半时分,只听小门一声响动,进来三位牡丹仙子,姚黄、魏紫和玉版仙子。
欧阳修急忙起身问道:“诸位仙子,深夜来到这里,可有什么事?”
欧阳修连忙答礼,说:“诸位仙子过奖了,小生实在不敢当。”
传说这就是欧阳修撰写《洛阳牡丹记》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