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老婆、情人的故事

标签:
楷模故事世界空间非常完美 |
分类: 婚姻与家庭 |
http://s12/mw690/001obk4tgy6IPXK4qIH5b&690
1921年8月,胡适在日记中就坦言自己“能放肆……但外人很少知道的”。这种做派,一看就是搞“地下情”的料,不偷人都对不起自己的“禀赋”。
“我就用这封信来代替我本人,因为我的人不能到你的身边,我希望我的信能给你一点慰藉。”
“你怎么又发烧了啊?难道你又不小心感冒了?今天的体温是多少?我真是焦急,真希望我能这就去看你,真可惜我不能去看你。我真的很不开心.”
“喔!我现在多么希望在你的身边,读些神话奇谭让你笑,让你大笑,忘掉这个邪恶的世界。你觉得如果我去看你的时候她(胡适的老婆)刚好在家会有问题吗?请让我知道!”
历尽情海劫波,我们的胡适先生还是一个正人君子,一个学人楷模,受人景仰。
@@@@@@@@@@@@@@@@@@@@@@@@@@@@@@@@@
那么多旧式女人里头,最凄惨的是朱安。包办婚姻里,也有很多是从一而终的,可惜她遇到的是鲁迅,这个与兄弟反目,一辈子没几个朋友,“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一辈子也没碰过朱安。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后,朱安非常难过,终于死了心。就这样,她依然没有想过离开鲁迅。这年朱安已五十岁,一个年老的女人,长得不好看,也没文化,年轻时没有想过离开鲁迅,到年龄大时更不可能了。她没有张幼仪的智慧和勇气,也没有孩子寄托,此路不通,她只能在没有希望后,依然留在周家照顾婆婆。朱安说的最伤心的一句话是,她是鲁迅的遗物。跟了鲁迅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该有的生活,孩子也没有。她只有一个名分。她与鲁迅的书稿一样,毫无生命,只是鲁迅的遗物。
相比朱安,张幼仪是不幸里的幸运者,离开徐志摩后,她找回了自己,事业成功,在54岁时,再嫁给一个姓苏的医生,苏医生对她很好,给了她温暖的后半生。
看起来,无论哪个年代,女人都不能没有文化。高学历会让女人有更多的选择,努力去爱别人,不如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可爱。
而赵四去世后,葬在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2001年十月,张学良也埋葬于此。他始终爱赵四,无论有没有名分,他承认她是他的妻子、爱人,他们才是真正的生不同日死同穴,他们才是传奇。于凤至留给世间的,不过一缕寂寞,和身旁一座空的,将永远空下去的墓穴。于凤至呢,她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幻想靠感动和诸多敬意得到他,所以越行越远,背离初衷。男人需要伟大需要大气,但是,那是朋友情,在爱情上,他们只接受赵四这样的女人,淋漓尽致,爱如生命,始终陪伴,近距离的抚慰。于凤至走的是高端路线,拼人品度量和格局,虽一生对张学良深情,但是得不到的深情,只能算是闲情。闲下来无处寄放的情,于凤至的大度坚韧美德和感天动地的深情,都输给赵四的小情小爱,而且这场博弈,她输尽了人生。于凤至不是不明白,她只是被自己感动,沉陷于此。
那个时代的女人,一般都是包办婚姻,同样是包办婚姻,不同的女人,却不一定有着同样的命运,有时候碰对了人,特别是碰到了温润如玉的旧式好男人,他们的下场也截然不同。
江冬秀就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胡适14岁时,就奉母命与江冬秀订婚了。他因家中没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办这桩喜事。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已27岁才完婚。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在那个亦旧亦新的时代,颇受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