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蔡襄书法艺术

(2018-03-04 19:28:07)
标签:

文化

书法

宗亲

分类: 诗书画影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蔡襄书法艺术
蔡明森
       2018年3月4日,余参加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在省委党校道德堂举行的“新春茶话会”。会长蔡第乐在谈到2018年工作规划中谈到“筹划举办蔡襄书法展覧”,他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会长蔡家福点名要我对此议谈谈想法。恰巧,最近正在跟世界蔡氏书画文化俱乐部秘书长蔡刚筹划发动广大蔡氏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献字画作品,将拍卖所得捐给位于河南上蔡的蔡姓始祖叔度公和仲胡公陵园作维修之用;以及探讨编辑出版历史上蔡姓书法大家,如蔡邕、蔡襄、蔡琰、蔡京、蔡卞等等真迹墨宝集萃之事。所以与第乐会长所见若同。福建是宋四家——蔡苏米黄中的蔡襄之故乡。蔡襄是宋代名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农学家、·茶艺师、桥梁设计师。学习、传承、弘扬、研究蔡襄书法艺术,理应是福建省书法史论研究者和蔡襄学术研究学者们不可或缺的课题。现在,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蔡第乐将研究蔡襄书法艺术列入本会2018年的工作计划,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好事。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起汉字书法艺术,不能不提到蔡氏对汉字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
       汉字源于象形符号、甲骨文,进而有了黄帝史之官仓颉的造字,再有秦李斯文字统一。在我先祖蔡伦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
       那时的海外又是怎样?古代埃及人则是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古代的欧洲人,则是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
       而我中华的东汉蔡伦此时就发明了造纸术,生产出的“蔡侯纸”,由于便于携带,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所以讲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远远排在我们熟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榜上有名。蔡伦不仅是我蔡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不是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还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可以说,蔡姓先人蔡伦是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汉字自甲骨文、大篆、小篆、隶、草、行、楷而最终定型。几千年书法史上,蔡姓书家也留下了重要一页。比如,民国时期祝嘉于1942年写成,于右任为此书作序,由上海教育书店出版的《书学史》,书中记述了从唐虞三代前经秦汉至明清的书法历史,对籀(大篆)、篆(小篆)、隶、草直至行楷书法体例的演变,及2090名历代书法家作品的风格、笔法和承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考证。其中有1 6位蔡姓书法家:东汉蔡邕、蔡琰,西晋蔡克,南朝陈蔡景历、蔡徵、蔡凝,唐朝蔡有邻,北宋蔡襄、蔡懋、蔡子因、蔡京、蔡卞,明朝蔡潮、蔡氏、蔡夫人,清朝蔡方炳。
    再看看《书学史》是怎样描述蔡邕、蔡襄等十六位书家的?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官至左中郎将,封高阳侯。《书小史》称其博学好著述,能画,工书。《四体书势》云:“邕善篆,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后汉书》邕本传载:熹平四年,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学晚儒,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张怀瓘《书断》论飞白书云:“案飞白书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本是宫殿题暑,势既径文,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分之轻者,虽有此说,不言其由。”按:汉灵帝熹平中,诏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汉末魏初,并以题署官阙,其体有二:创法于八分,穷微于小篆,自非蔡公设妙,岂能诣此?可谓胜寄冥通,缥缈神仙之事也。张芝草书,得易简流速之极,蔡邕飞白,得华艳飘荡之极,字之逸越,不复过此二途。其后羲之、献之,并造其极。其为状也,轮囷萧索,则《虞颂》以嘉气非云;离会飘流,则《曹风》以麻衣似雪,尽能穷其神妙也。卫恒祖述飞白,而造散隶之书,开张隶体,微露其白。拘束于飞白,萧洒于隶书,处其季孟之间也。冯武《书法正传》载蔡邕书说曰:“蔡邕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素书》,八角垂芒,颇似篆焉,写李斯并史籀等用笔势,喈得之,不餐三日,唯大叫欢喜,若对千人,喈因学之,三年,便妙得其理,用笔颇异当代,善书者成异焉。喈自书石经于太学,观者如市。”于会稽作《笔论》日:“书者,散也,欲先散怀抱,任意姿情,然后书之;若绾闲务,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先默坐静思,随意取擬,言不出口,心不再思,沈密神彩,若对人君,则无不善矣。字体形势,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春夏秋冬,若鸟啄形,若虫蚀木,若利戈刃,若强弓矢,若水火,若树云,若日月,纵横有象,可谓书矣。”又载蔡邕石室神授笔势云:“邕尝居一室,不寐,恍然见一客,厥状甚异,授以九势,言讫而没。邕女琰,字文姬,述其说曰:‘臣父造八分时,神授笔法曰: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献酬之丽。故日,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日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笔惟软则奇怪生焉。九势列后,自然无师授而合于先圣矣。”’《书断》注载其大篆赞云:“体有大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麒。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蕴。若绝若连,似水露缘丝,凝重下端。远而望之,象鸿鹊群游,络绎迁延。研桑不能数其诘曲,离娄不能覩其隙间。般垂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摛华艳之纨素,为六艺之范先也。”又隶书势日:“鸟跡之变,乃为佐隶,蠲彼繁文,崇兹简易。修短相副,异体同势。焕若星晨,郁若云布。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以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
        蔡襄:字君谟,兴化人,官端明殿学士。《宋史》本传称其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东坡题跋》云:“欧阳文忠公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又云:“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书史会要》云:“君谟工字学,大字巨数尺,小字如毫发,笔力位置,大者不失缜密,小者不失宽绰。至于蝌蚪、篆、籀、正隶、飞白、行、草、章草、颠草,靡不精妙,而尤长于行,在前辈中,自有一种风味。笔甚劲而姿媚有余,自珍其书,以谓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而复推为宋朝第一也。”
       (其他略)
【下图:会场——蔡翔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