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推荐特级教师 之  张学伟

(2016-09-20 08:59:08)
标签:

转载

http://bbs.zhyww.cn/dispbbs.asp?boardid=61&id=53491&page=&star=1
张学伟专辑

第一位: 特级教师 张学伟  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 《林冲棒打洪教头》  
        张学伟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989年从教,扎根农村16年,2005年调入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工作。多年来,潜心于“开放课堂,自读自悟”的阅读教学研究和“小学生体验作文”教学尝试。《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封面人物。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全国语文教学先进个人,全国“注提实验”名师。
1995、1996年两次获河南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
  1997年,代表河南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马鞍山会议),执教《林海》获一等奖,“以读带讲”的风格颇有影响;
  2002年执教《激光》获全国“注提实验”教学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目标教学特等奖。
  200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1997年至2006年,应邀赴北京、广东、海南、江苏、河北、黑龙江、安徽等七省二十多个地市作公开教学200余场;到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作观摩教学6次。
  1998年,《个人转辑》在《山东教育》刊登;
  1999年,《个人转辑》在《小学语文教师》刊登;
  2006年,《个人转辑》曾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刊登。
2007年成绩:
  《应变,让智慧在课堂绽放》在《现代教育报》刊登并入选《名师课堂机智》(现代教育报社出版)一书;
  《番茄太阳》课堂实录及点评收入《语文教学散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师大魏南江);
  《猫》教学设计及点评在《考试教研》发表;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编入《新教育参考》(孙双金主编);
  《桃花心木》等教学设计编入《名师教学设计》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年,应邀请到北京、天津、海南、广西、江苏、河南等地作观摩教学十几场,有较大影响。
近年来,辅导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大赛一等奖。参与编著《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和作文》《小学社会新课堂》等书。


成功与执著相伴

胡富强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

张学伟老师是一名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十年来,我看到了他一步步成长的足迹。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勤奋、热情、聪明、幽默的年轻人。初识张学伟老是,是在1996年河南省首届优质课评比大会上,那次评比会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坛新秀。425日上午,开封师专礼堂,座无虚席。张学伟上第二节课,执教《千里跃进大别山》。这已是大会的尾声,也是唯一由男教师执教的课。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是朗读的指导更是独具匠心。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

():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马趟不过去。

师:停。河水有多深呢?

生:(随口念)一丈多深。

师:你读得有多深呢?

生:(不解地)一丈多深呀!

师:(用手比在胸前)我觉得才到这儿!

生:(顿时领悟,充满激情地加重语气)河水有一丈多深……

短短的40分钟内,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精彩认真的读讲,多次被听课老师们热烈的掌声打断。

会后,我了解到,张学伟年仅24岁,在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

之后的一年,我常常关注他的成长。每次见到;洛阳市教研室的刘津萍老师,我都会问起张学伟的情况。当得知他仍在原来的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始终热爱语文教学,并坚持边“教”边“研”时。我感到很宽慰,同时深深地为他高兴。

一年过去了,19974月,在信阳的一次会议上,我又见到了他。胖了些,头发也稀疏了些。一个晚上,刘津萍老师带他来到我的房间。交谈时间不长,大约又二十多分钟吧!他很兴奋,向我提出了几个教学中他感到困惑的问题,我和他一起进行了探讨。最后,我针对他上次的课,对他提出了两点建议:课堂要“活”更要“实”;要做到挥洒自如,但语言更要规范。他点点头,欣然接受了。

没想到,机遇马上降临了。这一年的10月,他走上了全国比赛的讲台,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那一时期,我正好有事缠身,便没有去参加这次活动。但定下张学伟去参赛后,我也时时关注着他的备课、试教等。会议期间,我在郑州,既暗暗地为他加油,希望他能有出色的发挥,同时,又不禁替他担心,为他捏着一把汗。

过了几天,喜讯传来,他果然不负众望,荣获了一等奖!要知道,在所有参赛教师中,他是唯一的农村教师,年纪又最小!得到喜讯那一刹那,他一定付出了许多,当然,也会收获更多……

之后的几年,又常听说他应邀到外省做示范教学,久经历练,羽翼渐丰……

2004年,在“豫港小学语文名师观摩活动”大会上,我又见到了张学伟老师。这次他带来的是《激光》。课堂更开放了,语言实践更扎实了。顺势而引,顺学而导,使枯燥的说明文教学也显得轻松生动。我感到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教学思想对当前的教改研究极具启发性。于是我欣喜之余,很愿意把他的教学推崇给老师们:

重视读书——他的教学中,“读”始终是课堂的主旋律。学习一篇课文,学生往往通过自读自学完成,教师疏通点拨。课上书声朗朗,学生情绪饱满。语文教学,如此读中生趣!

重视学生——“授之以渔,莫如授人已鱼。”他的课堂,总是极力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而教师则在激情地赞扬,巧妙地反诘,教学无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学法。语文教学,不为而为之!

重视效率——他的课堂,极度珍惜时间,所用课时一般少于参考书上的规定。课上,目标明确,学得轻松愉快;省下时间,进行读写训练。语文课堂,统筹出高效!

“有志者,事竟成”伴随成功的往往是执著,这或许就是张学伟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