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罗生门》

(2008-10-24 20:28:02)
标签:

电影

文化

生活

杂谈

分类: 电影赏析

电影《罗生门》     导演: 黑泽明

 

剧情

  本片故事发生在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平安朝代。某日,在都城附近大泽中发现武士金泽武弘被杀,被控杀害的盗贼多襄丸,武弘之妻真砂,召唤武弘灵魂的灵媒及目击证人行脚僧及发现金泽尸体的樵夫壳等人以四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各自说出供词。

 

幕后花絮

     该片是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该片上映后,在欧洲引起轰动,又在美国掀起“黑泽明热”,黑泽明也因而被誉为“世界的黑泽明”。...

 

关注哈市10.11事件,在朋友的博客里第一次看到“罗生门”这个词出现在相关博文里,孤陋寡闻的偶很是懵懂,百度后才豁然开朗.罗生门(Rashomon)已经成为了confusing的代名词,用来形容人们对一件事情各有说法,真相不明。

 

电影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有人称黑泽明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的任何一部影片无论长短都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高潮迭起。说真的偶看这位大师的电影不多,只有两部《偷袭珍珠港》和《乱》,《乱》取材民间寓言故事,加上莎翁名剧《李尔王》的精华,刻画出一个威风凛凛的老人,在无边的情感荒漠上以顽强的意志力抵抗黑暗与孤独的过程,营造出不可思议的感染力。该片获国际大奖无数,成为日本电影最杰出的代表作。

 

今晚下载的《罗生门》算是我看黑氏电影的第三部,看完后对人性很沮丧,心里一阵冷飕飕地寒,这个丑陋的世界,真的没有比人心更不可靠的东西了,也许人类天生如此,在无穷的欲望贪婪与虚伪谎言中挣扎,痛苦而恐惧,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他人面前,孱弱不安地活着,虚伪地笑,虚伪地哭,虚伪地面对一切。处处充斥着欲望、贪婪、嫉妒、谎言、丑陋、颓败不堪...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代价伤天害理,却一点也不会为之感伤。

 

电影从头至尾都是用对话作叙述,这是黑氏风格,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语言精心构造的世界里,物质生活异化为生活方式的冲突,各自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藉口,借用电影中的人物之口表白「每个人都在言说对自己有利的话」,实际上就是为人们存在的自身困境开脱。

 

樵夫:“这怎么可能?三位当事人的陈述都不一样,很不理解,他们都在说谎。。。”

和尚:“如果人们都不相互信任,这世界跟地狱有什么区别?”

农民:“这世界就是地狱!我甚至听说过住在罗生门这儿的鬼,因为害怕人类的凶残而逃走。”

 

三个人的对话就像苏格拉底的问题一样越辩越糊涂。。。。。

 

一切善行是不是能赎去人类的罪行?人类的罪行是不是可以阻止一切的善行?最后望著樵夫怀抱弃婴步履蹒跚地离开罗生门,和尚说出了我的心声:“多亏了你,我想我可以继续保持对人类的信心了。”

 

人生就是由一个巨大的悲哀和许多微小的欢乐组成,能做的就是慢慢地累积这些小欢乐,用来对抗悲哀。比如已经有六个孩子的樵夫抱起弃婴的时候,比如在竹林中武士与妻子安静地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活着,便是为了这脆弱一闪而过的幸福。


所以,即使再寂寞,再痛苦,有过怎样的欲望和贪婪,犯过多少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终是要继续生活。就算世界再丑陋,就算所有的一切都让你害怕,我们依然要活下去。

 

人类不可能完美,所以我们要学会拯救、宽恕、给予、希望、温暖。。。为了这些,我们应该好好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