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奇的教育目标
养育充满自信的兔宝宝
孩子年幼脆弱,需要好好保护。培养自信的宝宝,要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做起。
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何处?为什么有的孩子胆怯脆弱,有的孩子却自信满满?除了遗传的气质外,作为家长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当宝宝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小朋友们的妈妈都带他们去玩了,我也想去。”你工作忙一时不能满足他,不妨告诉他具体时间:“下个星期天,等妈妈休息了,一定带你去,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所以,要想培养自信的宝宝,请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
星期天到了,带宝宝出游前,可以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他“你想去哪里”,而是换一种方式:“你想去动物园还是科技馆”?
所以,给宝宝选择的范围,让宝宝在自主选择中建立信心。
与朋友见面,宝宝不愿意叫人,你让她问
“阿姨好”,他却藏到你身后躲了起来。妈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不要嘲笑,不要勉强,更不可不顾孩子的感受,当众强调孩子胆小不大方。抱起他给他安心。嘲笑使孩子丧失信心和勇气,而强调则会使这件事在宝宝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当宝宝再次遭遇相同的环境时,这种恐惧就会重现甚至加剧。
所以,培养自信的宝宝,要为宝宝搭建起良好的依恋桥梁,给他充分的安全感。
当宝宝问“妈妈,口水的英文怎么说?”,如果你无法回答,不妨老实告诉他:“妈妈也不知道,回家问问JEANY,好吗?”让孩子明白谁都不是无所不知的,打消他对成人权威的敬畏心理,通过建立平等的概念,增加孩子的自信。
所以,培养自信的孩子要使他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不曾涉及的领域。自信的人懂得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宝宝需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出门旅行需要带很多东西,不防交给宝宝一个儿童拉杆旅行箱,给宝宝背上旅行包和腰包。让他自己管理。并告诉他,旅行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行礼。”
建立平等、民主的环境,尽量让孩子与家庭成员保持权利、责任上的一致。这无疑是提高宝宝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用心体会宝宝的内心世界,发现宝宝的优势之处,对宝宝的努力给予荣誉的鼓励。把宝宝的涂鸦之作张贴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在柜子上为宝宝做个陈列架,陈列他自己的小作品。
要知道,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给宝宝一个能够自己支配的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给他房间的一个角落,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不要总是为孩子房间的乱而责备宝宝,引导孩子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宝宝自信的土壤。拥有自己的“领地”的孩子才会拥有建设自己的家园的愿望。孩子可能会在这里随意的破坏涂鸦弄得脏乱无比。但若是没有这种破坏的体验,孩子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做秩序。行为的不受限使宝宝获得放松的心灵。允许破坏意味着允许失败。自信的孩子心中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他们会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努力,并且明白努力坚持不等于执迷到底,能力实在不及的时候,在自己的领地里将被允许拥有充许发泄的权利。懂得退一步的孩子知道怎样处理情绪,不会因为失败的沮丧而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所以,只有摆脱束缚与禁锢,允许孩子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挑战原则与规矩,才能使孩子拥有自由绽放的自信。
不对宝宝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带宝宝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少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早上起床后,让宝宝自己挑选符合季节的衣服并引导他尝试不同的搭配。给宝宝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洋洋与灰太郎》、和她充满激情的讨论白雪公主与芭比,对孩子的观点表现出感兴趣。当然,公平是无所不在的。对于动不动就咬妈妈的孩子,妈妈也应该坚决咬回去,让孩子知道这个动作的后果叫做“疼”,被别人伤害的人是可以作出相应回应的。可以善良但不能软弱,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就要有勇气在他的右脸上留下痕迹。
所以,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使孩子获得自信的阶梯。忍耐不等于懦弱,要忍就忍得悄无声息。
让宝宝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当宝宝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或者表演节目的时候,给他鼓励或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对他的从容镇定给以肯定。宝宝就会自信。
让宝宝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如果你拥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不妨让他随意的选择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的人相处。不用一味地给孩子挑选有爱心的老师,或者是懂得分享的朋友。一定要给心理健康的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接近各种各样的人机会,包括:严厉的人、自私的人、胆怯的人、包容的人、快乐的人、善良的人、有各种特长的人、有各种障碍的人等等,孩子会在和这些人的交往中逐渐懂得与不同的人相处的方式,以此来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社会性。但如果你的宝宝胆小、敏感,千万不要去苛求她去适应上述各种人。敏感的宝宝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他们适合的是能够给予他们安全感的值得信任的温和的朋友,然后逐渐引导孩子尝试突破,由浅入深,让宝宝接近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人事物,千万要求一步到位。比如说总是不敢保护自己利益的孩子,妈吗要注意在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强势的孩子抢了他的东西。而是给他挑选一些很弱势的孩子,鼓励他先去拿。宝宝可能一开始连拿都不敢,那就让妈妈来协助完成这个过程,比如说鼓励那个孩子将东西主动送给宝宝,只要宝宝伸手去接,就马上奖励他。然后,慢慢过渡到,去拿,甚至去抢。对于宝宝很细微的进步都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当你确信宝宝完全可以很自信的与这个孩子交往之后,再为他挑选更加强势的朋友,然后重复上一过程。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需要耐心的为宝宝挑选10-20个不同的孩子进行锻炼,直到宝宝和同龄孩子交往表现出很强的自信为止。在此之前最好不要送宝宝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的情况不好掌控,如果把一个胆小怯懦,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送入幼儿园,那么结果将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对孩子造成的压力和恐惧很可能将是终身的。
所以,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帮助性格外向开朗、自主性比较强的宝宝拟订详细计划,并提醒他执行。比如帮宝宝制订练琴计划,制订计划时和他协商时间。执行时提醒他“宝宝,我们现在该练琴了,对吧?”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但是对于本身就很自律的孩子则鼓励他不必太苛求自己,不必尽善尽美。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满自信。
宝宝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鼓励宝宝在安全范围内“爬高上底”,甚至可以让三岁以上的宝宝尝试着用安全剪刀,儿童用菜刀等物品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孩子自我保护及安全意识的建立,是在适当接触危险的锻炼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孩子面对适当的危险时不要武断制止他。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以告诉他危险来自何处,并引导他安全操作,一味的制止孩子的好奇心,当真正的危险降临时,孩子将更容易遭受意外。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处理危险的经验。
所以,对宝宝过度的保护不但不能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反而会扼杀孩子自由探索的勇气。
孩子在拼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够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这些困难就一定要对孩子的很微小的专注和坚持给予鼓励。当孩子实在想不出办法时,可以侧面指点。和孩子相处时,经常寻找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宝宝知道自己小便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宝宝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赞美宝宝不能说:“你真聪明!”而要说:“你很努力!”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本来并不想带他去麦当劳,却随口答应他去,承诺了却不去实现。你的失信让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对你的信任。
帮助宝宝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让他成为有个性的人。宝宝是急性子,就锻炼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锻炼他的条理性。强迫他改变秉性会让你对他失去信心,更让他失去自信。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身体和容貌上的长处,教孩子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爱你,你看上去真漂亮!”如果孩子是小眼睛单眼皮,不妨告诉孩子虽然你的眼睛不是很大,但是你会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用很专注的目光盯着对方的眼睛,这种眼神很有魅力。这样夸奖会使孩子真的拥有耐心倾听的能力和自信的神情。
很多人不自信往往源于儿时由于相貌上的缺陷而遭受到他人的嘲笑甚至侮辱。对自己相貌的认可,使孩子获得天然的自信。
向孩子提供书籍、工具和材料,支持他自我发挥,干自己梦想做的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使他拥有创造的机会。
有成就感的孩子,才会更加自信。
尽量让宝宝在生活中脱离依赖。上幼儿园要准时,争取让闹钟叫醒他而不是妈妈一遍遍呼唤。穿衣服、洗脸、刷牙、洗头、洗澡等宝宝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妈妈制作一个示范者和模范对象,鼓励孩子观察妈妈的样子,学着自己做。
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充满自信。
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带宝宝游山玩水,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在旅游给他讲述所遇到的动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种知识。使宝宝拥有更宽广而全面的视角。
见多识广才能自信倍增。
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的过错。辱骂是使孩子丧失尊严、卑微怯懦、磨灭自信的最好的方式、倔强的孩子还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宝宝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将会避免孩子犯同样的错误会。
所以,小的时候,允许孩子接触风险,面临错误,学习承担小的后果,孩子才有机会学习计算后果,这是重要的心理教育部分,也是成长与获得自信的必修课。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会中不受人尊重,最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不是天生的,愿父母的的耐心与努力换来宝宝的从容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