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生化学复习题

(2007-06-03 07:54:32)
标签:

卫生

学习

校园

学校

笔记

分类: 芝麻社区

  我已经将卫生化学的复习题做了整理,如存在问题,请指教.

题型:

填空20*1分=20分    计算:5分*3=15分

问答:5分+10分=15分  选择:单选28*1.5=42分

多选4*2=8分

 

填空:

1、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 )特点: ①对称性②单峰性 ③有界性④抵偿性

系统误差  特点:偏态分布

2、荧光产生的条件   

物质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强吸收的特定结构 

分子必须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φf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化工作过程:干躁\灰化\原子化\高温净化

4、原电池 自发地进行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 外部电源提供能量以实现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5、薄层沉析展开时会产生边缘效应,防止边缘效应的方法:用溶剂饱和展开槽;将薄层板两边的吸附剂刮去1-2mm。

6、气相色谱,参数3组

色谱峰常用三组参数来描述

 ① 色谱峰的位置(保留值)  ② 色谱峰面积或峰高  

③ 区域宽度(标准差、峰宽或半峰宽) 

 

 计算:

P63习题

8.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城区该化合物0.0600克配制成500ml溶液,稀释200倍后防在1.0厘米的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为0.600,计算该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ε=    0.6                  

     1*0.06/(0.5*250*200) 

      = 2.5*105(水,510nm)

 

习题:将每升含Fe2+500ug的溶液,与邻二氮菲反应,生成橙色配合物,在510nm波长,吸收池厚度为2cm时,测得吸光度为0.190,请计算该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ε=    0.190                            Fe2+质量:55.85

 2*500*10-6/(1*55.85)

      = 1.06*104(水,510nm)

 

*例:某生物试样处理液,其中Fe和Ca的含量约为0.25mg/L和15mg/L,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时,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是否在合适的测量范围内?(已知Fe :S,=0.08 mg.L-1/1%吸收,Ca :S,=0.06 mg.L-1/1%吸收)

解:原子吸收分析中,吸光度在0.15-0.60范围内测量误差较小,故:

S,=cV*0.0044  /A     

C= S,*0.15~0.60/0.0044=34~136* S,

Fe : C= 34~136*0.08=2.7~10.8 mg/L

Ca :C= 34~136*0.06=2.0~8 .2mg/L

上述试样中:

Fe:含量0.25mg/L低于适宜测量范围,应将试样浓缩2.7~10.8 /0.25  =10.8~43倍后再测定;

Ca:含量15mg/L高于适宜测量范围,应将试样稀释15/ 2.0~8 .2=1.8~7.5倍后再测定。

 

P195

13、从A、B混合物的色谱图上得知A、B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50min,6.45min,峰底宽分别为0.90cm,1.00cm,计算A、B两组分的分离度,并判断是否完全分离(记录仪走纸速度2.0cm/min)

R=2*(6.45*2-5.50*2)  /1.00+0.90

 =2

A、B两组分的分离度为2,完全分离。

 

P195

15、分析某样品时,已知两组分相对保留值r2,1=1.11,欲使两组分完全分离(R=1.5)需要多长的色谱柱?(H=0.1cm)

neff=16R2(r2.1/r2.1-1)2=16*1.52* (1.11/(1.11-1))2=3666

H=L/n       L=H*n=3666*0.1=366.6cm=3.67m

 

问答: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结构示意图

仪器基本结构: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2、荧光分光光度仪的结构结构图

光源 

第一单色器            放大和显示

样品池      第二单色器    检测器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10分

仪器:光源不同 :

             分光光度计(钨灯或氢灯)发射连续光谱

             原子吸收(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波长的锐线光

位置不同: 分光光度计  单色仪→比色皿

      原子吸收  原子化器→单色仪 

测定理论:紫外-可见: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吸收

          原子吸收:测定元素的共振吸收

基本原理:分子吸收是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原子吸收与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

          两者基本相同,都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4、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按功能分为五大部分及作用:10分

1) 气路系统 载气气源、气体调节与控制部件;作用提供气源

2) 进样系统  进样阀、进样器(气化室)及控温部件;作用进样气化

3) 分离系统 色谱柱、柱室及控温部件;分离被测物质

4) 检测系统 检测器及控温部件;使被测物质浓度变化转为电讯号

5) 记录系统 放大器、记录仪及数据处理机。放大记录处理数据

 多选:

1、 采气体积的换算:

   最小采气量

2、 直接采样法

  浓缩采样法

3、食品样品的采集采样方法

4、生物样品的采集优点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