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漠人造景
尾矿整治返绿洲
----乡村有约※周雪阳※走进临湘----
[序言]2016年元旦已经来临,因元月1日这天上午得开人代会,只余2天的假日,去哪儿?记得去年十月一日去湘西购得一张锦绣潇湘旅游卡,还有些地方没有去过,经过一番论证,确定2天1晚的岳阳之行,即:圣安寺、五尖山森林公园、江南大漠、6501地下迷宫、大云山革命纪念塔、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思山公园、石牛寨、杜甫墓祠等。但因同行驴友起晚了些,在行程作了些调整,最后走读的景点有:五尖山森林公园、江南大漠、6501地下迷宫、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寨、杜甫墓祠等。
第二站
江南大漠
江南大漠是此次岳阳之行的第二站,源于锦绣旅游潇湘卡里的介绍,而且图文并茂。文字是这样的:很多人一定很奇怪,在江南地区为什么有这以壮观的沙漠呢?其实江南大漠并非天然而成,而是现代中国建设历史的烙印。1958年,由冶金部直管的亚洲最大的国有采矿企业——桃林铅锌矿4000多名工人兄弟扎营临湘忠防镇,引吭挥汗开采铅锌矿石,每天近百吨洗选后的无公害尾砂经管道输送到此地的山丘间,近五十年的尾砂沉积,积砂成海。因此可以说,江南大漠是现代中国建设历史的烙印,故江南大漠还有一个名字叫“尾砂坝”。尾砂仍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日本曾向中国政府提出用一斤大米换一斤砂,遭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拒绝:“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将来科技发达了,我们还可以再提炼。”......俺去过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到过甘肃,沙漠也见不少,但人大沙漠这可没有遇见过。故此次江南大漠是必去之景点。
江南大漠银沙滩位于我国中部的湖南省临湘市,与五尖山之间只有12KM之距离。据介绍这银沙滩面积达3000多亩,深50多米,储砂量近亿立方米,是华中地区唯一的沙漠景观。每日清晨和傍晚,沙滩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因此叫它“银沙滩”。但走读这里时,却未见介绍的情况,当询问当地居民时,言:这里国家已经着手治理了......。
据临湘市政府门户网站2015年6月26日,《临湘市整治后的“江南大漠”遍地是“金银”》报道:我市桃矿尾矿库素有“江南大漠”之称,通过近些年的治理开发,昔日的“江南沙漠”已嬗变为“粮仓”和“聚宝盆”。自去年在复垦土地上播种的1000亩玉米后,今年,复垦土地上播种的100多亩西瓜也丰收在望。
谢秦是这片西瓜地的承包人,他告诉记者,自亲眼看见这曾经一片荒凉的尾矿库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让他萌生了在这片复垦土地上种植西瓜的大胆想法,今年四月他就正式开启了他的“西瓜梦”。
谢秦告笔者,在这里种植西瓜,他希望不仅能有效地把改造后的大漠土地利用起来,更是希望能够把这百亩大漠变成能产金子的金土地,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今日的“江南大漠”今非昔比,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当初尘土飞扬,水冲沙压、到处塌陷的桃矿尾矿库,如今经过集中整治,“江南大漠”摇身一变,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在尾矿库一处田间,大片郁郁葱葱的西瓜藤蔓纵横交错,藤蔓上小西瓜也悄悄探出了小脑瓜,农民正在施肥,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报道的当时,俺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从这篇报道中却感觉得到这里的变化。站在江南大漠的中央,我环视着左右、周围,试图寻找大漠的影子,浮想着没有整治之前的景象......“我市没有戈壁,却有一片沙漠。江南大漠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建设的历史烙印,是由桃林矿砂堆积而成。如今治理后的这片江南大漠已变成绿洲,成为我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在汽艇试飞边上一位王姓的先生说。是的,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当尘土飞扬、水冲沙压、到处塌陷的桃矿尾矿库,如今经过集中整治,江南大漠摇身一变,笔者看到的是到处如防洪大堤一般的坝体,绵延数里,同时通过滩面整治,尾砂上国外松等保土能力强的植物,用于防风固砂,现在映入眼帘的满眼的绿色。
放眼望去,一片片松树已经成林,还有一些刚种没多久的小树苗也直着腰杆。在治理过程中,桃矿贯彻了资源化开发的理念,即在尾砂库四周恢复植被的同时,在中心地区保留了一块3000余平方米的砂地,并覆土着水泥,粗意看来,就象沙漠或象水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如今,“银沙滩”以其独特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举行各种盛会的地方。昔日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百姓怨声载道的尾矿库如今一片新绿,让周边群众心底叫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