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山公园:塔子山上文塔辉 名高一甲起南强

标签:
佛学雪阳居士山水人家塔子山公园湘乡文塔 |
分类: 雪阳学士※雪阳足迹 |
塔子山上文塔辉 名高一甲起南强
----乡村有约※雪阳居士※走近湘乡----

[前言]湘乡,湘军故里,楚南重镇,古称"龙城",系湖南省县级市,直属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北邻韶山22公里,东距长沙80公里,占地面积1975平方公里,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503个村、47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95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0多万。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市。“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曾‘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俺的登山车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往上爬。满山青茂丛林,路旁还有开着淡黄小花的山胡椒树。通往文塔的路的确崎岖难行,一般游客可以选择步行上山。俺曾想:为什么选择在文塔山上修建文塔,而不是东台山或狮子山上呢?带着这个疑问走读了这座山峰。







据管理员介绍,文塔山是湘乡城附近地势最高的地方,原来上面有一座古代的烽火台,有敌情时报警用。文塔在烽火台旧址上进行修建,从打地基到修筑,都会更容易些。而且,当初选择山进行修塔时,是有一定讲究的。文塔山位于湘乡市的东南方向,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文塔山正位于湘乡城的“巽”的位置,而‘巽’在易经里有彰显‘文运’的含义。”在这座山上修建文塔,从地理方位上暗合了文运昌盛的主题。




文塔的修建与南宋状元王容有关。王容是南宋淳熙年间人,公元1163年出生于湘乡市金石镇白果村,1206年去世,年仅44岁。淳熙十四年丁未庭中对策,宋孝宗钦点其为一甲第一名,即状元郎。在金殿上,王容便当场献上谢恩诗一首:“天上催班晓色清,五星伏尽极星明。奏章读彻三千字,胪唱传来第一声。质实两言虽朴语,始终大概悉真情。圣恩浓厚难图报,誓竭愚衷毕此生。”关于王容中状元一事,《湘乡市志》曾有记载,“阅览中华历代状元谱,自唐历宋、元、明,至清代,总计钦点文状元637名。湖南占六,湘乡唯一,王容是也。”据资料记载,王容一生忠君爱国,中状元后官任议政大夫礼部侍郎,屡屡进谏御金之策,从而为主和派所忌,后来被贬出朝。关于他的爱国之心,管理员告诉我们,在王容故里面向大湖塅的状元塔如今还存留着一幅对联:“山有七星联北斗;名高一甲起南强。”此处的“南强”是王容的字,有祝愿“南宋强盛”之意。开禧二年(1206年),宋师兴兵北伐,因战备不足而战事失利,为战事操心疲命的王容担忧国事,积劳成疾,于当年年末身亡。《同治湘乡县志》有诗文记载王容身处乱世报国无望的心境:“夜半归来月正中,满身犹带桂花馨。流萤数点楼台静,孤雁一声天地空。沽酒唤回茅店梦,□□惊起石潭龙。倚栏拭看青锋剑,万丈寒光透九重。”王容凄凉的心境,诗中可见一斑。有趣的是,这首诗缺了两个字,后来有许多人试图来补上,有的补“操琴”,有的补“投石”,但好像都不合适。诗句可以补,当时王容那寂寞无奈的心情怎么补得上呢。

俺们在文塔下探讨时,有几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上来,他们准备攀登文塔。俺们问他们知道王容吗?其中一位女孩回答:“王容是状元,是我们湘乡人的骄傲。”俺们绕文塔外围一圈,可以看见文塔围栏汉白玉石碑上刻着关于文塔和王容的诗词歌赋。左侧壁上刻有台湾文凤鸣的《东篱闲咏》及修建文塔捐赠者名单,右侧则为周业贵撰写的《重建文塔碑记》一文,里面有一句“历沧桑之久远,兆文运而长兴”让人感慨不已。



从1973年5月文塔倒塌到1999年中共湘乡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重建文塔这段时间,文塔的重建工作牵动着无数人们的心。有诗词写到,“一朝坍塌成遗憾,翘首龙城望复归”。《重修文塔后记》写出了文塔重修的原由和状况:“呜呼‘文劫’,玉石俱焚;轰然塔坍,毁誉不分。市民疾首,呼吁续成;政府议决,倡导重建。……内外响应,童叟‘聚沙’。”





沿着护台石阶拾级而上,只见入口处有一副对联,“雄镇一方山水,宏观八面风云。”走入大厅,两层楼高的孔子雕像呈现在人前。身为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其“有教无类”“仁义”儒家思想影响数代人,也给后人“开卷成文、积学成塔”的精神启示。文塔第一层便设立孔子雕像,正与湘乡人希望孔圣人助湘乡文运昌盛的愿景相连接。沿着单边式楼梯向上走,彭燕告诉我们,文塔重建之前,底层有两个楼梯呈螺旋型直通塔顶,若两人同时登塔,则每一层都可会面一次,十分有趣。二楼是回旋廊,往下看可以观览孔圣人深思的模样。三楼设观世音菩萨像,四楼为空。五楼供奉文殊菩萨塑像,只见文殊坐骑蓝狮,手持宝剑。塑像两侧的大柱上刻着一副对联,“紫极权尊点活灵枢开智慧,玉衡光灿摘来星斗焕文章”。管理员说,这幅对联是湘乡对联名家碧玉萧先生所写。“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和才能。”他又补充。七层高的文塔在中间一层设文殊塑像,与文塔的内在神韵相合。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儒释一道,显隐相容。第五层供奉寿星雕像,第六层财神雕像,第七层同样无塑像,只有通向塔外护栏的红漆大门敞开。人站在塔顶,游目骋怀,正应了碧玉箫那句“游子登临增百感,故园极目涌千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