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湘潭:走读湘江风光带 湘水一虹莱茵河

标签:
地标湘潭湖湘名城湘水一虹雪阳居士沿江风光带 |
分类: 雪阳学士※雪阳足迹 |
走读湘江风光带 湘水一虹莱茵河
有人曾说,在湘潭“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一大桥沿湘江风光带开车去昭山上班。”这说明湘江风光带一大桥至板塘,再竹埠港到昭山段的建设还算可以,只是中间的竹埠港段,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通。从开通的这两段来看,的确,一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从设计者的眼里,湘江风光带是集防洪、交通、生态景观、文化、经济于一体,不仅仅是湘潭确保防洪安全的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核心工程,更是文化传承、“两型”展示的平台;也是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性推进的首个项目,湘江风光带又融通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从目前这种与湘潭与长沙相连(还差距离不长但难度较大的昭山段与竹埠港段)来看,湘江风光带的拉通,可以提升周边的地气,增加城市房价的附加值,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等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假日,无事,俺总是有想到江边走走的习惯,也就是上星期六,彻底的从板塘至一大桥走了一趟,而且带上单反,为的是感受一下湘潭这些年来的真真切切的变化,也希望的是沿江能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如果哪天湘潭能与莱茵河有得一比,那么,长株潭的居民,可称得上是幸福的地球人了,按惯例还是以《走读湘江风光带,湘水一虹莱茵河》为题记之,其实每次都写下了游记,有人问我,你写这些东东干吗,有没有人看你的,又要花费时间,这与两型有些不符,我只是笑笑,因为俺的心不在此。
五带合一全面开启
关于湘江风光带的规划建设最早要从10多年前说起。记得早在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就进入了规划先行的阶段,编制了长株潭三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单线规划;到了2003年,省里组织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整体规划》,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重要规划之一予以重视。(另一个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4年,项目建设与规划编制同步进行。“湘江生态经济带”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推进的第一个项目启动。随后,引进世行贷款、设计、招标、施工有序进行。如今,长株潭湘江风光带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13个重大项目和重点调度的50个重大项目,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该项目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株潭新型城市化的重点工程。龙正辉告诉我们,风光带建设见证了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统筹管理分段实施
湘江风光带在长株潭三市的建设快慢不一,长沙最早启动,2004年就利用世行贷款,推动了沿江风光带的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湘潭到2007年才正式编制整个湘江风光带的概念规划。
2008年,风光带作为市重点项目,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加快了建设防洪景观道路步伐,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
据规划部门介绍:风光带按“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筹管理,分段实施“的原则建设,自2010年7月17日开工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部完成昭山和近郊段13.6公里的世行贷款项目防洪景观道路,以及河东中心城区段风光带建设;九华段工程正在进入全线施工阶段;岳塘新城段、昭山段已完成单线道路;河西旧城段已开始启动施工;其它段也分别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或开始进行前期工作。至2013年,湘潭将完成一大桥下游两岸的风光带建设,与长沙对接;2015年将完成二大桥上游的风光带建设,与株洲对接;2020年将全面完成湘潭境内风光带建设任务。届时,一条集防洪带、交通带、景观带、文化带、经济带“五带合一”的湘江风光带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湘水一虹魅力四射
建好的河东沿江风光带既是湘潭的城市新亮点,又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从从河道步行的市民日益增多,就彰显这种改变对市民生带来的变化。据设计者自述,湘潭湘江风光带的整体设计名为“湘水一虹”,“虹”与“红”谐音,既衬托伟人故里的红色文化背景,又寓意新生命的孕育和欣欣向荣的气象,昭示在省委、省政府“将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的战略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给湘江两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如今,在河东烧窑港和铁路桥之间,虹滩湿地公园、新天水韵广场、红色新天地、炫舞时代风情区、“虹韵湘情”民俗文化公园5大片区,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河东沿江风光犹如一条生态休闲走廊铺设在湘江之滨。长廊中,城市地标“湘潭之光”熠熠生辉,亲水平台、生态湿地浑然天成,休闲酒吧一条街尽显都市繁华。
湖湘名城实至名归
据规划部门介绍,从200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编制滨江风光带的城市设计,至2010年底,各区段滨江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但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指导和充分衔接,各区段制定的风光带规划不仅功能定位重合,特色不够鲜明,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影响整个风光带效果。为了“圆梦东方莱茵河”的构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湘潭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具有湘潭特色,彰显湘潭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并将湘江风光带的整合提升规划工作列为2012年城乡规划工作重点。在前期完成湘江风光带历史和文化策划等工作的基础上,《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方案即将出台。这个方案将风光带全段的核心主题概括为:湖湘名城,实至名归;韵、灵、古、野、灿,秀、远、文、重、新。其主题分别为:九韵风华(九华区段)、万楼雄姿(万楼区段)、古城印记(河西旧城区段)、莲邑乡风(河西郊野区段),易俗古韵(易俗河区段)、山市晴岚(昭山区段)、新城远景(塘新城区段)、宝塔文风(河东中心城区段)、工业之源(湘钢区段)、科技之光(高新区段)。一旦建成,整个风光带将成为具有湘潭特色、体现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
风光带还将打造成湘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展示平台,按照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要把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和‘两型’建设的展示平台”的要求,风光带不但将成为湘潭历史文化的生态长廊,还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两型”理念、体现“两型”特色、应用“两型”技术、推广“两型”产品。最重要的是,风光带的建设带动了两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一江两岸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了湘潭的城市品位。只是这九段主题什么时候成型,作为普通市民只能是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