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爱”懒妈读书会汇总(组图)

标签:
爱真爱无条件的爱母爱生命力父母孩子育儿 |
分类: 懒妈读书会 |
先转笑嘻嘻皮皮妈写的读书会心得以及她给大家拍的照片:
(来源:http://www.manyangy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8)
分享“什么是真正的爱”读书会心得
作者:笑嘻嘻皮皮妈
今天的读书会收获很大,重新梳理了大家对爱的认识,尤其分享体会部分,真是感动与兴奋同在。
首先还是冥想,接着是两人一组相互介绍,然后分享大家对爱的认识。
今天唯一到场的一位通州的爸爸,首先发言,他用帮助哮喘的奶奶走路和1岁多的女儿起身两件事来说明,爱是一种支撑,对方能主动用力你不用力,而对方不肯用力你则要用力。
一位博士牙医妈妈分享说,妈妈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放大当成对孩子的爱,同时要学习提高自己爱的能力,不要代替孩子成长的机会。并用医院病人的案例说明,有口腔有个小白点半夜跑来就医问是不是癌症的焦虑妈妈,有因为孩子看“闲书”一拳把14岁花季女儿打得嘴唇全裂牙骨全碎的愤怒妈妈,还有18岁20岁还被认为不能自主陈述病情的包办妈妈,听得大家一阵阵爆发笑声和扼腕叹息声。
一位妈妈分享说,原来孩子小,总觉得要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不然就不是无条件的爱,搞得孩子全天不睡觉一直在吃奶,后来她重新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对孩子的爱还要照顾到对自己,对别人,对家庭的爱,重新调整了心态和对孩子的态度。
我分享说,皮皮幼儿园里“规则下的自由,帮助孩子帮助他们自己”我觉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所谓的无条件不是所有都满足的无条件。还有《故事知道怎么办》的作者苏珊贝蒂回答一位妈妈问题说,养育孩子如同织一个毯子,讲故事帮助孩子可能是纬线,而家长的权威,规则是其中的经线,如果没有经线,只有故事,那是织不出一个毯子的,要学会如何对孩子说不。虽然我多年来一直在自由和规则的那个临界点摇摆犹疑,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己的修炼,越来越能把握住那个分界点了,当然也还要继续修炼。
接着我们做了一个恨与爱的练习。想象手中的笔是你最讨厌最恨的东西,如何把它甩给同伴;然后想象它是你最爱的东西,如何把它传递给同伴。
之后分享感受,懒妈不得不几次打断提出,要分享感受,不是一下子上升到理论上去。看来,大家在体验自我感受方面还是需要再提高。
有一位妈妈分享自己对老公的感受时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旁边的妈妈马上给予安慰支援,还有好几个妈妈递上纸巾。这个温暖安全的气场感染了更多妈妈,把心里真实的感受拿出来分享。
懒妈分享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的行为,是创造性的活动。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这是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才是真正的爱。
爱是一种给予,它不是忘我,不是妥协委屈求全,而是能唤醒双方生命力的爱。
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爱是不是给予,如何给予的感受。如果你感觉你爱一个人,但是你自己感觉不舒服,或者给对方强烈的压力,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有目的要回报的爱,当你真正付出你的爱给对方,是早早晚晚能唤起对方生命力的。
最后大家提问和分享时间,大家意犹未尽地一直谈到12点多,又有一半同志们自动分成小组小规模讨论。
今天的气场真是很热烈,对我自己也很有收获。我收获最大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很多事情犹疑不决,说明你的信念不坚定,对自己不确信。这句话正好帮助我现在的状态,回家好好想想。
---------------------------------------------------------
今天各位爸爸妈妈们的分享都非常精彩,大家关于爱的诠释,让我们对爱有了更加完整和深刻的理解。
以下把我今天在读书会最后总结的关于爱的一些内容汇总一下:
1、什么是爱:
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产生积极性的根源。
爱是一个人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去体验对方的本质。
爱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带着欣赏、接纳、尊重和信任。
爱是给而不是得。通过给,表现生命力,感受到快乐、生机和欣喜,是一种积极的体验。
这种给,不是忘我、不是放弃、不是牺牲、不是交换。
是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交给别人,丰富他人,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他人的生命感,真正的爱能够唤起对方的爱。
爱是传递生命力,激发他人的生命力。
不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父母和孩子的爱
母爱:无条件的爱,母亲是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对生命、对幸福的祝福;
父爱:有条件的爱,父亲是思想、法律、秩序、纪律,父亲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困难,父亲是引领孩子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在8岁前需要无条件的母爱,母爱的消极部分是,不能用自己的努力来争取。8岁后,孩子开始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从母爱走向父爱。
一个成熟的人既是自己的母亲也是自己的父亲,是两者在内心的结合。
童年只有母爱:缺少纪律、独立性、驾驭生活的能力,不利于自我判断,阻碍与他人的发展;
童年只有父爱:严厉,无人性,认为无能力得到无条件的爱,只服从于权威、秩序和法律。
3、真正的爱:
如果只爱有限的人,对其他人无动于衷,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一种有机体共生形式(为了摆脱孤独或者其他心理需要)或更高意义上的自私。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能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真正的母爱: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除了孩子的幸福一无所求。母爱让孩子懂得:我被人爱因为我是我。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允许自己同孩子分离,并且促成这种分离。当孩子逐渐走向独立,只有真正有能力爱、生命力很强的母亲,才能忍受同孩子的分离,并在分离后继续无条件地疼爱孩子。
真正的父爱:孩子成长的最初,需要无条件被爱,当孩子成长到从被人爱到爱别人时,需要父亲的权威和引领。父爱让孩子懂得: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并最终脱离父亲的权威。
爱的基础:信念
对生命和人的尊严的尊重;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自己和他人发展的可能性。
对于孩子,一个重要的发展条件就是要相信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是同帮助孩子实现他发展的可能性的任务一致。
---------------------------------------------------------
那天读书会的时间有限,我想大家还有很多很多想分享的都没有说。尤其是,我们本来计划谈“爱自己”这个话题,后来也没展开。我先在这里抛个砖,欢迎继续讨论哈。
以下是关于如何爱、包括爱自己,我的一点体会:
作为成人,我们总在试图从外面寻找爱和喜悦,但每每失望。因为,这两者都源于内在,那是对自己生命本质的肯定。如果有恐惧,就很难接近爱。所以,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恐惧(以及相关的负面情绪),然后宽恕自己和他人,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找到真爱。寻找爱三阶段:自我接纳-->自我宽恕-->自我负责
懒妈读书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分享讨论贴链接:http://www.manyangy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