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网友总结的“懒妈读书会”心得和问题解答汇总

(2011-03-30 14:19:44)
标签:

孩子

涂鸦

绘画

成长

懒妈

读书会

皮卡书屋

育儿

分类: 懒妈读书会
以下是在皮卡书屋三元桥馆参加“懒妈读书会”的一位妈妈写的读书会总结,非常感谢这位妈妈辛勤汇总。转贴过来和更多的妈妈们分享。
------------------------------------------------------------------------------
 
 
    俺属于那种,下一堆书,但是猴年马月想起来才看的那种主儿。——可能下载书和买书的效果一样吧,等哪天系统崩溃,硬盘读写一出问题,才能痛哭流涕。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是俺优盘里育儿书中的一本,一开始就看过前面一点,就记住一点,让孩子随便画吧,不要限制。于是,俺家墙上、写字台上,包括俺娘家墙上,就全变成涂鸦了。——改天补照片吧。老公说,新房装修留一桶漆,从旧家搬走的时候给人家刷白了再走。sigh。
     读书会前一天,临时抱电脑通读了下,起码能做到带着问题参加——我小名应该改叫问号。而我的问题,也在读书会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下面就汇报下俺的体会——也希望读书会越办越好,让更多人受益。
 
把涂鸦当做和孩子的一种交流,而不是为打造一个画家,要保护孩子原生态的东西。短期的好处是,会画的孩子,也会表达,会说,有自己的一个爱好。长期的好处是,孩子有自主思维,而不是按照别人的安排过活儿。
以此为中心点:
    1、评论孩子作品的时候,要关注画的内容,问孩子想表达什么意思,是什么场景?有什么故事?少评论画的好坏(“小红,这种图画得真好”),更不能用成人作画技巧来要求孩子。想让孩子多画,那就要注意保护这种自然表达的渠道,保持一种倾听的态度,让ta感到被尊重的感觉。——具体做法,可以和孩子交流表达内容以后,在纸上整齐标注下孩子表达的内容。
    2、要更关注孩子涂鸦的过程。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给孩子更多的生活体验,孩子自然会有涂鸦表达的欲望。于是评论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也不是看教了什么绘画技巧,而是要看孩子的创作过程是否自由、孩子是不是表达出想表达的东西,画里是不是融入了孩子的感情。——在家少看电视、少看动画片,少接触简笔画。还有书里的“蛀牙说”,孩子要求家长画画的时候,少画,让孩子自己观察。
   3、涂鸦不必纠结于颜色多少,它注重的是想法的表达。

零碎的问题:
  1. 去不去美术馆?——成人的画也是成人思想的一种表达,孩子很难理解。不推荐小小孩去。
  2. 没有机会见真的老虎,怎么画老虎?——看照片。
  3. 能不能看绘本?——可以。艺术家笔下的兔子,是千奇百怪的,每个艺术家有自己不同的表达,不像简笔画那么固化,那么形式化,没有生命。而且绘本不会单独突出一样东西,是一些场景。
  4. 涂鸦是单指画画吗?——涂鸦泛指一切孩子在感受之后的造型艺术。当然包括捏泥人、搭积木。注意啦,积木最好是自然的形状,孩子绘画也不是刻意用点、线、形状来构图的。另外,各种手工活动,折纸、扎染、印章、贴画等等对于小小孩来说,就当做一种锻炼手部肌肉的玩具。鼓励孩子玩水,玩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