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孩子总是画洋娃娃,怎么办?
(2010-12-01 11:01:29)
标签:
美术教育绘画孩子儿童涂鸦早教育儿 |
分类: 友童的出版园地 |
以上文字摘自《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第三章“关于绘画的Q&A”, 作者:鸟居昭美
问题(Q):孩子总是画洋娃娃,怎样才能让她画出生动的画来?
孩子喜欢绘画和玩给洋娃娃换衣服的游戏。经常画穿着各种式样的衣服的洋娃娃,还问我:“给她穿这件衣服怎么样?”(5岁8个月女孩的妈妈)
回答(A):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绘画方式,如何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像这样的两幅洋娃娃式的画,是4~5岁女孩子的画的特点。如果是男孩子,画的内容则大多是机器人或者动画片的主人公。这些,都是受电视、动画片的影响,或者是模仿玩具洋娃娃和机器人模型。这些形象也都是成人针对儿童设计的形式化的形象。如果只画这些形象,孩子就无法表现任何扎根于自己生活中的感情、发现与感动。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绘画时间里画出的是描绘生动的生活感受的画,而只是有时画一些这样的洋娃娃、机器人作为游戏的话,成人对此就不必深究。就如同拿着洋娃娃玩游戏一样,画洋娃娃也是一种游戏,也许不必否定孩子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总是画固定样式的洋娃娃(这种我们称为固定模式),那么就是问题了。
这样的孩子,要想从绘画方法上纠正是不行的。当孩子画画的时候,妈妈会不会忍不住在旁边干涉:“要仔细观察呀!什么颜色,耳朵是什么样的,头发是怎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并不会起到什么好的效果。家长应该反省一下,画这种形式化的、没有生活气息的画的孩子,是不是她的生活本身就不够有活力呢?孩子是不是整天都在看电视,看动画片呢?孩子有没有玩泥巴玩得脏兮兮的,和朋友有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气打架的孩子式的生活经历呢?还是她根本就缺乏这种生活体验?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画出充满活力的画,不应该从孩子的绘画技巧上来纠正,而应该首先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妈妈应该想想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过上令她感动的、充满活力的生活。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能够较容易的得到纠正。那么,请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接触沙子和水,这对孩子很重要。还要让孩子尽情的玩耍,不要怕孩子弄得脏兮兮的。2~3岁的时候,妈妈要经常带孩子去公园玩。4~5岁时,孩子自己就有可能不再玩泥巴了,而家长这时也不再允许孩子玩泥巴。那么就让孩子玩玩由泥巴游戏发展过来的捏粘土或色水游戏吧。在这种充满孩子气息的生活里,孩子至少可以通过一幅或两幅画来表达她感受到的真实与感动,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多多地对孩子给予赞美和鼓励。
以上文字摘自《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