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鸟和新鸟妈妈的教子“金言”

(2010-05-13 00:06:08)
标签:

郜莹

友童

育儿

分类: 网友交流

以下是前不久在太原和西安的讲座活动中,活动主办方根据郜妈和我的书中内容整理的“老鸟和新鸟妈妈的教子金言”,这份材料有些现场的妈妈没有拿到,于是让我把内容放在博客上方便看到,顺便也和更多的妈妈们分享。(郜妈的那部分我在此就借花献佛了)

 

老鸟妈妈(台湾郜妈)教子金言

 

Ø        教育孩子是参加一项马拉松比赛,没有跑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如何。

Ø        对孩子所担忧的事,常是“借”来的忧虑。

Ø        变坏是学好的开始,中等生是优秀人的进阶。

Ø        让孩子去做鸡首不做牛后,是保护和维护孩子自信的方式之一。

Ø        某行业或领域大“王”,成功的原动力就是“玩”,所以让孩子好好玩。

Ø        能像欣赏一幅画般的用多视角来关注孩子表现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Ø        不是孩子笨,是做爸妈笨得没找到他聪明的地方,和学会让他变聪明的方法。

Ø        学才艺的重点要放在提升孩子内在美,而非“技多不压身” 、“输人不输阵”的攀比心。

Ø        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不要父母赢了面子,孩子却输了里子。

Ø        要“慢郎中”改变拖拉习性,必须要让他尝到快快完成后的甜头。

Ø        孩子的“小小逆反期”就是在提醒父母要改变自己与孩子互动方式。

Ø        肯用心去听孩子的“谎话”,才能听到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真象”。

Ø        孩子犯错误时,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为什么他会犯错”的原因,而非事件。

Ø        “讲道理”必须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有机会讲“自己的道理”。

Ø        不要打压孩子爱管闲事的心,而是多加强他如何才能把闲事管好的能力。

Ø        爸爸多爱女儿一点,妈妈多爱儿子一点,才能培养出儿女获得异性缘的信心。

Ø        爱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妈妈的手长,孩子的手就会变短。

Ø        不管孩子是否合乎你的期待,你都能无条件的去接纳他的好和不好。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郜莹新作《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

 

新鸟妈妈(懒妈友童)教子金言

 

Ø        做个“身懒而心不懒,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快乐懒妈妈。

Ø        妈妈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要想保持好心态,就要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Ø        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提升自己。

Ø        家务活可以找人替代,陪伴孩子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Ø        做孩子独一无二的妈妈,做老公独一无二的老婆,更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Ø        培养孩子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学会认字数数和背唐诗重要得多。

Ø        孩子的发展需要时间,必须等待而不是拔苗助长。

Ø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等于上兴趣班。

Ø        3岁前不看电视,孩子将会一生受益。

Ø        亲子阅读很重要,但是小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听故事。

Ø        不要乖乖听话的孩子,要讲道理、有主见的“不乖”孩子。

Ø        孩子哭闹和发脾气不是坏事,要让孩子哭出来。

Ø        任何时候都不要威胁孩子说“我不要你了”。

Ø        别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别强迫孩子讲礼貌,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

Ø        用欣喜的心态面对孩子“犯错”,打人和说脏话都是心智发展的表现。

Ø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需要父母“温柔地坚持”,而不是“严厉的惩罚”。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友童新作《懒妈妈快乐育儿经》

 

--------------------------------------------------------------------

 

今天收到一些纸条,问的都是在哪里买一本亲子沟通书的问题。后来发现是小美妈妈在一篇博文将心比心 认可孩子的“负面情绪”中提到了这本书并提及当初是看了我的推荐,感谢小美妈妈。在此也一起回答那些妈妈们的问题,这本书中文译本的准确书名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用这个名字在当当网或者淘宝搜索,就能找到购买地址。此外,我还推荐《倾听孩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两本也是非常经典的、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好书。其中,《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两位作者都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的学生,所以书中的观念都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非常吻合,同时更加易于理解而且有更多实用的办法。(相关链接:推荐:我眼中最值得父母阅读的十本育儿书,在我的《懒妈妈快乐育儿经》一书中,也有针对父母和孩子的相关书籍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