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能把普通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吗?
(2009-09-01 17:20:17)
标签:
超常儿童神童天才普通儿童教育孙云晓施建农育儿 |
分类: 网友交流 |
做了妈妈,就要在不断出现的养育孩子的疑问和焦虑中前行。可是,妈妈们的疑问和焦虑,总能被一些把教育作为商业目的的商家抓住,这真有些无奈。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却良莠不齐,如今是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面对那些想方设法刺激妈妈们神经的信息轰炸,该怎样保持清醒的头脑?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某0岁早教的广告语:“你可能不是天才,但是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这话真是能让妈妈们热血沸腾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呀?!可是,天才可以后天培养出来吗?让孩子超前学习能否发现他的天赋?...
前不久在“是否让孩子早识字”的热议中,孙云晓在博客里指出“让孩子过早识字”是“用超常儿童的标准来要求普通儿童”,那么,家长这样做到底行不行?——如果孩子不是超常儿童,提早学习能否让孩子变成超常儿童或者具备领先优势?如果孩子本来就是超常儿童,不提前学习会不会耽误了孩子?——很多父母还是陷在这样的矛盾思考中。
于是最近策划了一期视频聊天,请来孙云晓老师与施建农老师,和关注超常教育的网友一起聊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教育问题。孙云晓老师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介绍了。施建农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主任、曾任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
这次视频聊天安排了水煮小鱼做主持人,因为她的女儿曾经在施老师他们开展的实验班接受过一段时间超常教育,后来又回到普通教育中,所以有比较切身的体会,心态也比较平和。此外还有关注早期教育和超常教育的网友一起参与热议,内容非常精彩。对话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超常教育并不适合普通儿童,而家长们所热衷的超前教育也并不是真正的超常教育,家长付出超常的代价让孩子表现为“伪超常”,对孩子是很有害的。真正适合孩子的是因材施教,父母警惕不要做“教育狂人”。强烈推荐大家看这个视频,我可不是做广告啊!——
部分精彩内容:
施建农:超常儿童的比例为1%-3%(超常的比例不会因为后天的教育而改变),我们国家应该有600-700万超常儿童。目前的现象是,大多数超常儿童没有得到真正适合他们的超常教育,但是很多家长却给自家的普通孩子施行超前教育。超常教育和超前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教育”不可能把普通孩子变成超常儿童,却可能把超常儿童变成普通儿童。
关于如何判断超常儿童,这需要科学的测量方法,但是,施老师指出:孩子年龄越小,预测的准确度越差。
施老师说最担心的就是太多普通孩子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进超长班,孩子本来不超常,家长却付出超常的代价,让孩子表现为“超常”,这种“伪超常”的孩子如果进入超长班,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为此,现在竟然需要研制“不怕家长训练的”测量超常的技术,宁愿漏掉,也不要误选。
孙云晓:天赋不可强求,不管超常不超常,都需要良好的教育。即使超常,10岁前也需要慢慢成长。对普通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会毁了孩子,压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学习。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成功就是发展不是比较;是选择适应自己;是与人和谐。
施建农:其实超常教育并不是超前教育,超常儿童因为智力已经超常,反而要更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不管什么教育,都要认识到孩子是孩子、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要为孩子设计未来。现在太多家长都在从功利的角度帮孩子去设计,当所有精力和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不出问题那才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