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圈友问(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陌生恐惧心理?
(2009-02-27 13:20:08)
标签:
陌生人交往性格个性内向育儿 |
分类: 网友交流 |
前不久圈子里有个聚会,看到俺在聚会后的汇报(汇报一下周末的聚会),一位圈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老妈咪:好羡慕北京的妈妈们啊,真希望也能带着孩子去参加这样的聚会,另外想请教友童,我也时常为孩子举办一些聚会,但孩子不太容易融入集体活动中去,常有抵触情绪,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克服陌生恐惧心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久。
俺的回答:
从前不久的圈友聚会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陌生的场合,能够很快融入环境、游刃有余,还有的孩子观察片刻也能适应;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孩子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表现出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活动,只跟着妈妈,甚至有的孩子不肯进门或者强烈要求离开。
对此,我觉得,不能说那些不能融入陌生环境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就是不好。每个孩子的性格和气质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环境的原因。有的孩子比较敏感,对陌生人表现出相当的警惕性,只肯跟着最熟悉的人,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这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我们不能一方面教孩子“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讲话”,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在活动中对陌生人表现出热情和友好,因为孩子会把他不熟悉的人都看作是有潜在危险的,敏感的孩子更会这样。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孩子的性格就是这样”这个原因,就为自己找到借口,不带孩子去参加类似的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随着经验而不断加强的。在成人世界中,有很多性格内向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也能够在人际交往时游刃有余。所以,我觉得带孩子参加陌生场合的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磨练,经验丰富了,孩子就放得开了;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在孩子不愿意的时候,不要强迫。只要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内心的不断强大,他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昨天和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儿童动画片编导朋友交流,这位朋友说他小时候是非常非常内向、极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的。但是,他觉得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观察和丰富内心世界,他在童年的阅读量是惊人的,他现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惊人的,现在的他,和别人打交道时,给人感觉非常热情开朗、风趣幽默,一点都看不到他在小时候内向孤独的痕迹。
所以我最想说的是,对这样的问题,家长首先不要焦虑,一方面为孩子多提供相应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