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幼儿园兴趣班后的汇报
(2008-11-27 18:00:28)
标签:
幼儿园兴趣班育儿 |
分类: 小好好的成长日记 |
好好幼儿园一直没办课外的兴趣班,但是从今年开始,架不住家长们的普遍要求,于是从外面请来老师,开设了几个兴趣班。上课的时间安排在孩子们在园里吃完晚饭之后。虽然当初没参与要求开兴趣班,报名的时候我却挺积极的,因为我下班时间比较晚,每次去幼儿园接好好,几乎总是最后一个,从小人吃完晚饭到我去接她,还有1个小时,兴趣班的安排刚好可以让小人用来打发这段时光。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总是好的,我当时这么想。
报名的时候,轮滑、武术这两项我都毫不犹豫地打了勾,可以活动活动胳膊腿儿,没啥坏处。看到“国际象棋”那一项,犹豫了一下,心想这有点早吧?再看那个课程介绍,说针对4岁的孩子,这个课程只是让孩子学习下棋规则,体验对弈的感受,没有难度,还可以让孩子懂得一些下棋礼仪啥的。俺当时想,那也不错啊,体验下棋的感受,又没有难度上的要求,于是也给报上了。因为每次等我赶到儿园的时候,都已经下课了,一直没看到上课啥样。
刚上课那阵,小同学积极性挺高的,回来还教我们。大胡子以前算是国象的高手,还在比赛中拿过奖,但是现在居然连基本规则都忘掉了,我则根本不会国际象棋,于是我们俩都给她做学生。小人教我们摆完棋子,我试着和她下棋,发现该同学其实对“吃子”还不怎么理解,我们俩的“对弈”,说成是在棋盘上玩过家家游戏更确切些。不过我想,反正这个课的宗旨就是让孩子体验,不求学会什么,也就没在意。
再后来,好好念叨了几次不想再上那个国际象棋课了,听意思好像是她不遵守课堂纪律,我想这可能和那个音乐课差不多,这么大的孩子坐不住太长时间,就只是告诉她,如果不爱听了别影响其他小朋友,也没多往心里去。
昨天下午参加好好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晚上刚好有国际象棋课。这一看才知道,那个国际象棋课的难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老师是幼儿园从外面请来的,五六十岁的样子,应该是很资深的。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旁听的家长们每人发一传单,上面有一个近期针对学龄前孩子开设的比赛通知,邀请我们给孩子报名,老师说:“上一次比赛,XXX小朋友是04年9月出生的,拿奖了。你们都想想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吧。”如果俺的老心脏承受能力差一些的话,没准又要反思了,咋人家的娃奏能那么出息呢!
只见老师一上课就啪啪啪啪来了一通开局,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我想可能孩子们已经听熟了,能跟得上。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背每个棋子是多少分(比如马是3分半、车是5分、后是10分什么的,——好像是这样的分数),然后又在棋盘上啪啪啪啪互吃一通,让大家说出哪边亏了。。。我正觉着有点费劲儿,老师又指着一个对弈,让大家说出,能有几种吃法,哪种可行、哪种不行,凭借从好好那里学来的规则,我使劲琢磨着,居然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于是,我很怀疑好好同学能听懂,朝她那边看过去,发现该同学正忙于在桌子上爬上爬下,和她差不多大的几个孩子,也都明显不在状态,坐着又无趣,都在开小差。没多久,老师就关注到这些捣乱分子了,严肃地批评说:“那谁谁,你转过来,不许交头接耳!”“那谁谁,你,坐好了!”“你干什么那!说你呢!还笑!”“那谁谁谁,说你怎么不听啊?!知道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吗?”。。。我记得当初兴趣班的材料上还写着这位老师学习过蒙氏教育,非常理解幼儿的心理。。。
和好好出了教室,我问她:“你还想上这个课吗?”“早就不想上了。”“那就别上了。”
原来只是想,幼儿园晚饭后的那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做些事情总是好的。但是如果这件事超出了孩子发展本身,尤其是这种超前的智力学习,做了反而无益。即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能够吸收到一些内容(比如好好同学回家也会念叨“王车易位”什么的,但是她还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继续下去,我觉得,那是在“透支”孩子。那段时间,即使让孩子用来发发呆也是好的(当然,孩子绝不会坐着发呆的,她会主动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