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中的色彩描写

(2009-05-19 17:38:56)
标签:

红掌

古诗词

绿水

碧鸟

李商隐

分类: 随笔

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画家是直接用色彩表现在画纸或画布上,给人直观的美感;诗人则是通过对色彩的描写,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感情,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古人作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明亮而轻快的色彩,抒发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彩,则寄寓了诗人伤感悲悯的情绪。中国古典诗词中,运用色彩创造美感的范例很多,且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黄色在绿色的村托下显得格外亮丽,自由自在的白鹭在一碧如洗的青天上飞翔,白色在蓝色的映衬下也特别赏心锐目,绿、黄、白、蓝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画面。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白色的鸟在碧波上显得更白,红花在含黛的青山中更显火红。作者以浓彩重墨渲染出一派怡人风光,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下文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蓝绿的江水映衬出红日下的江花的描写,显得鲜明亮丽,明艳迷人,色彩对比极为强烈,勾画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美景。
       诗人如懂得色彩搭配的美学原理,写出的诗句更能打动人。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诗句中没出现颜色的词语,但“柳暗”使人想到墨绿色,属于冷色,“花明”使人想到鲜红色,属于热色。一暗一明,一冷一热,对比是如此强烈。红和绿是对比色,俗语说“红配绿,丑得哭”,那是指同等比例的红和绿放在一起,在绘画中这是很忌讳的。如果把它们搭配得当,会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这里,柳树面积大,红花面积小,你想,大片的暗绿色衬托一簇簇鲜明的红花,那颜色是多么的明快。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陆游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红绿相间,肥瘦相映。大片的绿衬托少量的红也给我们描绘出一种美丽的景色。只不过这里的红瘦却是指娇弱的红花经不起暴风雨的袭击,大部分零落了,给人一种伤感。
       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里蓝天绿水量大,白毛和红掌量小,但色彩鲜明。鹅洁白的羽毛被绿水所村,红掌被清波所托,鲜明而协调, “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美景如画,栩栩如生。
       当然古人描写色彩的诗句还有很多。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描写色彩的古诗词,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红豆》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唐】白居易《观刈麦》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唐】刘禹锡《玄都观桃花》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陋室铭》
       曰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开云现琉璃碧,日落霞明玛瑙红。
              ——【唐】李世民《题龟峰山》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
              ——【唐】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曰边。
              ——【唐】李白《行路难》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元二使安西》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唐】李商隐《菊花》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唐】李商隐《清夜怨》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唐】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李商隐《锦瑟》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绝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唐】杜甫《望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唐】杜牧《念昔游》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江边万木大半绿,天外一峰无限青。
              ——【唐】严武《巴江喜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唐】林升《题临安邸》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画流水鳜鱼肥。轻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千里黄云白曰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
              ——【唐】喻凫 《绝句(一作忆友人)》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唐】薛涛《题竹郎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宋】 刘攽《新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宋】苏轼《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南宋】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
              ——【宋】杨万里《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宋】林逋《长相思》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宋】陈克《菩萨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北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宋】张抡《踏莎行.山居》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人青红
              ——【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明】唐寅《我爱秋香》
       浩荡离愁白曰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声韵启蒙?一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