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里阳秋=春秋笔法

(2011-11-06 13:01:20)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偶思
基本信息  【词目】皮里阳秋[1]
  【拼音】pí lǐ yáng qiū 
  【解释】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同“皮里春秋
  【出处】《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
  【示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
  ·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皮里:指内心。阳秋:“阳”为避“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晋 简文帝 皇后名 春 , 晋 人避讳,以“阳”代“春。”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裹阳秋于皮里,不言备乎四时,吞云梦于胸中,兼容尽于一介。——宋 欧阳修《上胥学士偃启》
  烹茗,烹茗,闲数东南流品。美人俊辩风生,皮里阳秋太明。——清 龚自珍《调笑令》词
  憋心里不说话,阳秋实际是《春秋》,原始意思是这人一肚子《春秋》大论,但就是天天潜水只浏览不发言,之所以写成“阳”是避讳晋简文帝他妈名字的讳,他妈叫“春”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

  【近义词】皮里春秋
  【反义词】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