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义理解

(2008-05-07 16:16:30)
标签:

奥运会

残奥会

残疾人

正常人

健全人

探讨

理解

文明

和谐

杂谈

    北京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媒体关注度大幅提高,网络中、报刊上、电视里,时常会有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消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等等……而每每看到与残奥有关的讯息,都会让我忍不住喜悦和兴奋。但今天我要就一个在个别载体上偶会出现的有关残健对比表述方面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我的观点和感受。

    或许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有报道:……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正常人学习……或……残疾人的努力付出较正常人更辛苦……。在我的亲身经历中,也曾遇到过诸如此类的说法:记得在01年与电视台合作一期谈话节目时,在录制前与主持人的交流中,她曾问我:残疾人体育与正常人体育是否存在大不同?还有一次,在浏览一位长居海外人士的博客中一篇有关美国残疾人的文章时,发现博主在文章中也是以残疾和正常做对比。以上所提到的把残疾与正常作为了残健的区分,但大家如果稍加揣摩,就一定会注意到“残疾”和“正常”肯定不是同义,但亦非反义,因此这样的使用,是否不太恰当?而如此使用,用在残疾人和健全人对比上面,是否感觉上又有些许贬义的意思?再说明白一点,残疾人与正常人相呼应的用法,即以“正常人”做比较是否不适合?那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残疾人要么不是正常人,要么就是异常的人。所以对此,我要请那些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的墨者们,您可否再用心一点,再严谨一点,避免此类我们暂且可以理解为“口误”或“笔误”的闪失。相信大家在得到提醒之后,都会准确描述残健的概念。
    还是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件为例,当电视台主持人得到我“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回答后,在谈话节目当中就再也没用过“正常人”表述;当我给海外博主留言:如果将“正常人”换成健全人是不是更合适……很快便得到了博主非常风度的回复,说同意我的建议,并已修改过来了。还在他的博文中向朋友群发出关心残疾人体育、关注我的博客的话语。
    所以,事实证明,正如朴方主席讲过的那句话: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文明奥运、和谐社会就在我们身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