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

为获得更多的奥运参赛名额(世锦赛前四名),2006年9月,中国派出一流选手参加了在荷兰的ASSEN举行的世界伤残人田径锦标赛,我的参赛项目是跳远。
在国内看到的秩序册,九月三日开幕式,四日开赛,我的比赛安排在五号。可是到了这个拥有着多个王国历史的十分具有传奇性的国度--荷兰后,在赛前的技术会上,就令我充分体会到了这里的传奇。我的项目被临时调整到八号才比赛。因教练没有随队来,面对眼前的变动,已拟定好的训练计划已成迅即变成了“马希尔”。可这对我来说,这个玩笑似乎是开得大了点。也只好自救了!
世锦赛--重大的国际赛事,求胜欲望不言而喻。此前10几天,因在德国的一次邀请赛中意外受伤,对训练虽有影响,但丝毫没有阻碍我对这次比赛胜利的渴望。我精心做了调整:前面几天做了中小量的适应性练习,比如身体素质和放松跑等,逐渐进入状态,尽量不做专项的强度训练,状态始终保持在运动中,重点放在赛前的小力量的刺激练习上。根据我的适应情况,力量训练后,调整一天做为恢复,次日做个准备活动,出出汗即可,最后就是全力以赴应战了。也许是太想赢,或是太追求细节,由于太过谨慎,想保持体力,力量训练后休整了一天没有活动,第二天就正式比赛了,从准备活动开始我的状态就很低迷,有想睡觉的感觉,从心里不想动,没有比赛的欲望,这是从未有过的。
比赛开始后,因看台离跳远场地远,乃至代理教练无法帮我看清踏跳点,为确保前三跳有成绩,保守导致上板情况不理想,成绩相对平平,预赛结束后,我暂且排在首位,本来就不兴奋的我体力也明显下降。我一直有个习惯,比赛时从不关心对手的成绩情况,不想受到影响,自己跟自己比就好。决赛开始,东道主选手试跳后,疯狂地跳跃起来,场边的啦啦队也跟着欢呼起来,我意识到她一定超过了我,忍不住看了屏显,比我远了四厘米。但是我的心理还是很沉着,感觉今天的表现不是我正常水平,所以潜意识依然信心十足,应该能跳得更好。接下来我一次又一次出场,成绩一直稳定地徘徊在那个范围,感觉腿就是软,肌肉没有弹性,摆臂不协调,助跑不向前,踏板不积极,落地后仰太大,总之从上到下就是不听话,没有以往的狠劲和冲力,无论是打脸还是拍腿怎么也调动不起来情绪,有劲使不上似的。这注定了我将失败,结果我输了,就几厘米,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手并不强,是自己没能把握住,过于慎重,过于紧张,输了这场比赛,也输了自己。我为自己的不自信买了一次单,而且很昂贵。换个角度再看,此次对我而言应是笔财富,不断提醒和敲打我绝不再犯这种错误、失误。总结教训,摸索并积淀经验,在今后的道路上完善自我,让自己更成熟,更稳健,更自信,更强大。
铭记昨天,把持今天,赢得明天!
刻痕

时间:2006年9月8日 地点:荷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