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休息调整期中,突然接到省里通知,让我参加全国首届残疾人攀岩大赛。当时我的反应是:攀岩?没试过。行吗?不敢肯定。况且这项运动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想想,一是任务,二是信任,可不能给辽宁丢脸。再想,别人敢为,我为何不能为。揣着些许忐忑和生来骨子里的倔强,没做任何赛前准备就和另一个男队友来到北京.
参赛的选手有指定省份派出的运动员,也有部分是通过网上报名的。基本条件是下肢残障者,均可参加。比赛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十六米的高度,手触摸到高点的红花即为成功;如果在途中遇到困难或停留时间有限,而造成失败,可以再来,仅限三次;赛程中不允许借助假肢或者拐仗等任何辅助器具。
比赛场地设在北京市郊的房山区十渡攀岩场。自然形成的岩涯,山下还有条河,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都要通过一条船渡过去。在山底下仰首望去,那种身临其境、直上直下正面突击着你的视觉,就是一个险!
赛前组委会搞了一个开幕式,并让我代表运动员讲话。一切完毕后,比赛拉开了帷幕。
我是第三个出场,前两名选手都在同一处失败。穿着比赛服,头顶安全帽,腰间系着安全带,随着裁判的一声口令,我的比赛开始了。我的速度明显快于前面的选手,没攀多久,就隐隐听到河对岸的掌声,这更激励了我的斗志,并且加快了节奏。当我行进到前面选手失手的地方,也略感有些麻烦--面前是光板的石壁,没有可以踏足的地方,好在我的上肢力量较好,手搭在高处用力撑着,借助于右腿和残肢在拐弯的棱角处勉强着立,这样确实是花费了一阵工夫,但还是过关了。掌声和欢呼声传来,听到主持人高声介绍:此刻比赛中的选手是雅典残奥会跳远的冠军得主张海原,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次送给她,为她加油!听到这些,我更加精神抖擞,心里暗自给自己加油,可绝不能给这个奥运冠军的头衔抹黑呀!我还得快点,再快点……必须要成功,这是起码要做到的。尽管在参加攀岩比赛之前,既没有任何体验,更没有任何经验,而东道主选手又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我要比出我的风采,赛出我的士气。凭借着仅存的老底儿--胆量和自信还有敏捷,经过顽强拼搏,依靠坚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仅以微弱的时间劣势惜败于有过攀岩经验且残疾级别轻于自己的东道主选手,拿了一个亚军奖杯回来。
此行我还是满意的,自我评价88分,这是我哲学考试的成绩,因此比较喜欢,哈哈……!
!
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有了这次摸索打底、经验积累,我想再来的时候,结果就难预测了。就是这么自信,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是没有信心就一定会输。所以做人、做事都一样,只要有信心,即使失败又如何?而每个人选择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对我而言,经历就是一种成功!
时间:2005年7月 地点: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