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2014-01-18 10:20:58)那时候,我家里有四块土地
有一块在南地里,在我们村子的东南
要去那里,要跨过一条小河
路过一座高高的靶垱
穿过我放羊的青草地,就看到了
这块地离家较远,也跟东、南两个村子相连
心理上会觉得有点偏
小时候大人吓唬我们,总会说南边那荒野地里有鬼,有妖精
长大后虽然不再相信,但内心还是有点余悸,有点忌惮
这块地大约有两三分,我们除了种麦子
还种一些杂粮,绿豆,黄豆,红薯,芝麻,红小豆
这块地浇水不太好浇,天一黑就很麻烦
也怕那些鬼突然跳出来,跟我们纠缠
在那附近还有一个造纸厂
我和朋友们曾跳墙过去游玩
那些庞大的厂房,机器,当时让我们觉得很新鲜
有一次我爹让我到这块地里去铲麦茬
我太累了,铲了一半,就回来了
让他好生训了一顿,后来只好又去继续铲完
还有一次,是从这块地里往家拉棒子秸
我捆得不好,又装得太满
走到半路,全都散了,车子也歪倒在路边
只好一个人在那里重新装车
等走回到小桥那里,已是晚霞满天
还有一块地,在“大加北”
“大加北”是形容它远
比“北”还要加一些,还要“大”一点
其实现在看也不过三四里地
但是要步行,确实有点远
这块地在我们村的西北偏北
后来修了309国道,它还在路的北边
这块地的特点是狭长
在那里干活,好像一眼望不到边
我家的地少,也就一两畦
但是从南走到北,也要花不少时间
我曾在烈日下为棉花打药
汗水和药水蛰得身上起了不少红点
这块地附近有一个陵园,还有邻村的一个桃园
我们曾翻过篱笆偷桃
有好心的护园人也会扔一些过来,让我们解馋
这块地附近很快建起了一家厂子
我们村里的人都叫它“大针织”
那里面的烟囱修得那么高
在完工之前,我们就曾偷着去爬
一磴一磴向上延伸的铁梯子,让我们心惊胆战
那个时候,我们村子里还经常断水断电
一断水,我们就拉着车子装满水桶去厂子里接水
我通常会拉两趟,一趟送给我奶奶,把她的水缸装满
再拉一趟,才拉回我家,到家时已满头大汗
还有一块地,在村子的西北边
这也是我家最大的一块地,大约有一亩多两亩
这块地西边靠近邻村
附近还有一个十一万变电站
这块地我们一般会种冬小麦,等夏天麦子下来后
再种上棒子或谷子,一年两熟
有时也会种一点高粱,玉蜀黍,但都不太多
那时好像都不太种经济作物,后来才开始种花生,棉花
我记得有一年我爹还种了一次麻
麻杆长得很高,杆上开小红花
但是种麻很麻烦,要把麻杆放在水里沤
沤透了才能把外表的麻丝扯下来
又脏又臭,后来我们就再也没有种过
在这块地里,我干过各种农活
春种秋收,活有很多
耕地,浇水,锄草,打药,收割,捉虫子,等等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棉花田里捉虫子
后来一个嫂子跟我娘说,她也在地里
但是看不见我,只能听到我唱歌
或许那是太热了,我在棉花叶子下面躲一躲
还有锄草,在比人还高的青纱帐里穿梭
玉米叶子像大刀,割的皮肤一道一道的
一流汗,又痛又痒
这时最高兴的是发现弯在地上的一丝藤蔓
顺藤摸瓜,有时能摸到一个甜瓜
种麦子之前要先犁地、耙地
犁地就是把地翻一遍,耙地是把犁好的地耙平整
耙地用牛、马拉耙,有时也用人拉
耙上要坐一个小孩,压着才能耙得更平
我最喜欢坐在耙上,看着牛马奔驰,最快乐了
耙完地,打畦,打完畦,就开始种了
有一个小耧,前面有人拉,后面有人握把,掌握方向
边上有人背着麦种,用手往小耧的漏斗里抓麦种
漏斗的底端切入地下
小耧拉过去,麦子就种在地里了
抓麦种是一个技术活,快慢,稀稠
要掌握好抓的节奏
我爹是一个抓麦种的能手
那时候还有不少人请他去把耧
后来,犁地耙地就开始用拖拉机了
再后来,犁、耙、种麦子就一体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割麦子是最累的,天上是毒太阳
流着汗,弯着腰,一手握镰刀,一手抓麦杆
边割边走,蒸笼一样热,麦芒刺得又痒
还得赶时间,怕老天爷变天,那可真是活受罪
但也有惬意的时候
晚上浇地,看看水泵没有问题,垄沟也没有跑水
我和一起浇地的哥哥们,就在地里燃起一堆火,围坐在一起聊天
天上是满天繁星,四野是唧唧虫鸣
听他们讲着村里的故事
再掰几个嫩玉米棒子,或者拔几棵花生
扔在火堆里,一会儿就芳香扑鼻
我们吃着,聊着,说笑着
看着天色慢慢一点一点亮起来
还有一块地,就在这块地北边
跨过一道鸿沟就是了,这是一块菜地
我们都叫它“老自留地”,这可能是公社时候的叫法
菜地很小,我们家好像只有一分地
但种的菜种类很多,豆角,茄子,辣椒,黄瓜,金针菇
还有南瓜、北瓜、西瓜
(那时我还想,怎么没有东瓜)
冬天就是白菜和萝卜
这块地因为小,犁地时使不上牲口
只能用铁锨掘土,自己翻
我曾在这块地里掘过一整天,才翻完
眼看着太阳从这一边,到了那一边
又跟着我爹打垄,育苗,移苗
最后才种菜,种上之后长得很快
一场雨过去,那些小苗就探头探脑地出来了
绿油油的,小小的,很可爱
到成熟的季节,就到这里来摘菜
摘自己家的,有时也摘别人家的尝尝鲜
婶子大娘的见到了,谁都不会见怪
有时候自家新鲜的菜下来了
还要送给别人家呢
那时候就是这样
后来我到县城里上学,一到了周末
骑着自行车穿过白杨树林
一路飞奔回来
总要先到最大的那块地里看一看
在金色的阳光下
我爹在那里
我娘在那里
我姐姐也在那里
她们的孩子在地头的大树下玩耍
我骑到地边,就去跟他们一起干活
或者带孩子们一起玩
等夕阳西下,天色慢慢昏黄了
我就拉着车子
跟他们一起往家里走
说笑着,打闹着
清风徐来
这时村子里的炊烟已经袅袅升起了
那时候就是这样
缓慢,悠长,细碎的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