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批评原则”

(2009-10-30 09:41:22)
标签:

杂谈

不知从什么时候

我开始被人称作“青年批评家”了

其实我只不过做了两年北大评刊,写了点“读后感”

我的批评做得并不是很好

批评也不是我最想做或最适合我的工作

因为我只喜欢看,不喜欢说,该说话时经常会沉默

我也不愿意进入一些“圈子”,而喜欢过简单平静的生活

但既然现在不少人看得上我

我也想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好这个工作

我觉得我的评论也还有一点“特色”

我一向有话就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或怎么说

也不故弄玄虚,弄一些名词在那里绕,让别人看不懂在说什么

但我也不是就文学论文学

我有我的理论与历史视野,有我的经验、情怀与“美学”

这些阅读的“前理解”

既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也是对我的一种制约

这不能说是优点或缺点,只能说是“特色”

我知道个人言说的局限性,所以经常会有所反思

不认为自己说的一定就对,不一样的意见一定就错

但我要改变看法,必须经过自己认真的思索

我也不惧怕什么权威,不管是谁,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我也不做“酷评”,而尊重所有严肃的艺术创作

我的评论不是作品的附庸

但也不“指导创作”

我只想与喜欢的作家平等地“对话”

“奇书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我觉得这就已经够了

现在一些朋友不断约稿,也有不少朋友寄书给我

我知道这都是“看得起”我

我也想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些“原则”

如果我要写一篇评论,首先会把作品全部看完

不会只看个梗概就在那里乱说

我不想对现在的风气指责什么,但我不会那么去做

其次我不想陷入哪个“小圈子”

把熟人的作品说得天花乱坠,不认识的人置之不理

名人随便写点什么都是“伟大的”,却看不起或看不到青年作者

这不是我的“风格”

即使名人或朋友的缺点,我也会指出来

即使陌生人的好处我也会分析,甚至会更加注意

你可以说我说得不对,但起码我还是认真的

再次,我也不会为写而写,为说而说

如果没有什么想说的,我宁愿不说

如果你只是想让我帮着去“炒作”

请不要找我,请尊重我的选择

请尊重我的沉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